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是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网上预报名10月10日到13日,正式报名10月16日到27日——双节刚过,接下来备考重点得放到报名上,最近好多同学问报名的事。先明确: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效力一样,只要预报名填了信息、生成报名号且交了费,...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是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网上预报名10月10日到13日,正式报名10月16日到27日——双节刚过,接下来备考重点得放到报名上,最近好多同学问报名的事。
先明确: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效力一样,只要预报名填了信息、生成报名号且交了费,正式报名不用再报——所以确定好学校专业后,预报名就赶紧缴费,别等正式报名,不然可能报考点满了没法交。
报考点有人数限制,要是显示“报考点人数已满”就没法缴费了,得先取消原来的报名信息,再重新选报考点填写。
先说说报名得提前准备的材料和要避开的坑。
身份证肯定得有,先查有效期——要是考前就过期了,赶紧去换;丢了的话,要么补办要么开临时证明(每个考点要求不一样,提前问清楚)。还有姓名、户籍地址要是最近变了,填最新的就行。
应届生和往届生要的证件不一样:应届生带学生证就行;往届生得拿学位证+毕业证,提前拍好电子版存着,报名要填证书编号。对了,证件照报名阶段不用,网上确认的时候才要。
处分的事千万要老实——要是档案里有没撤销的处分(比如考试作弊),必须填!别想着隐瞒,肯定能查出来,到时候算你诚信有问题,可能直接取消录取。
学信网的信息也得注意:姓名、证件号是实名注册来的,要是填错了,得改证件号重新注册账号,然后退出系统、关浏览器,再重新登录同步信息,修改才会生效。要是你符合报名要求的最后学历用的是曾用名或曾用证件号,学历(学籍)校验可能通不过,能不能考得看报考点和招生单位的意思。
还有学信网账号状态,提前登上去看看:学信档案里的学历(学籍)信息对不对、验证没毛病吧?手机号是不是现在在用的?*好用微信绑定学信网账号,后面能收研考通知。
除了这些,还有些个人信息得提前确认:档案存放地、户口地址、录取通知书寄哪——报名要填档案所在单位和地址,应届生档案就在本科学校;往届生要么在本科学校,要么在工作单位,要么在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等拟录取了,学校会发调档函,往届生得去档案存放的地方办调档。要是你自己拿着档案,赶紧**到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不然调档的时候麻烦。
再说说报名流程,其实不难:先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网上报名入口,读一遍报名须知再进系统,填考生信息和报考信息,核对清楚确认没错,生成报名号、下载报名信息表,最后网上缴费——这就算报完了。记住,得同时满足“填了信息、有报名号、交了费”才算成功。
报考点选择是很多同学关心的,再细说说:
应届生选报考点分两种情况:考本校的话,直接选本校就行;考外校的话,要么选本校(看学校开放不开放),要么选本地其他学校——一般考外省学校的应届生,会被分到同一个报考点。
往届生只能选工作地或户口所在地报考。要是选户口所在地,比如你户口在江苏A市X县Y镇,报考地肯定在江苏,但可能不是A市,会和其他市的考生一起去省会E市考。选工作地的话,有些省市要单位盖的工作证明,有些要连续3个月社保缴费证明,极少数还要居住证——提前查你所在省市的网报公告。
还有学信网的细节得注意:要是你符合报名要求的最后学历用的是曾用名或曾用证件号,学历(学籍)校验可能通不过,能不能考得看报考点和招生单位的意思。
再提醒几个重要的点:
网报期间能自己改信息或者重新填——但要是改专业、院校、报考点这些,得先删了原来的报名信息再重新报。过了网报时间就不能改了,正式报名结束后啥信息都动不了,所以填的时候仔细点。
学信网的用户名和密码千万别忘,后面下载准考证、复试、调剂都得用。
建议用电脑报名,研招网有些功能在手机或平板上显示不全;填信息的时候,输入法得用半角英文的,不然容易出错。
往届生能不能参加预报名,得看你所在省市的网报公告——要是公告说往届生不能报,或者只写了应届生预报名时间,那你就别凑预报名的热闹;没说的话,默认可以报。
校长带你上岸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