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朝晨教育的少儿编程课,把编程藏在游戏里——3-18岁孩子能从图形化编程玩到C语言、Python。还有教了6年的田士强老师带队,学生拿过30多项编程奖,不少像王宇这样的孩子,从前抱着平板玩,现在自己设计游戏还能打比赛,要不要来看看?
不少家长愁——编程进了中小学课表,可孩子太小能学懂吗?老师太严会不会不敢问?青岛朝晨教育的课,倒把这些问题揉进了游戏里。
去年青岛某小学三年级的王宇,以前放学就抱着平板玩,现在跟着朝晨的田士强老师学编程,自己设计“植物大战僵尸”小游戏,还拿了“世界机器人大赛”银奖。他爸爸笑着说:“变化太大了!”这样的孩子,田老师带了6年——学生里有30多个拿过“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奖,20多个“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奖,10多个“世界机器人大赛”奖,早就在各类赛事里冒尖了。
其实孩子能学——朝晨的课从3岁到18岁都有:3岁玩Scratch图形化编程,像搭积木一样拼逻辑;18岁要备战综招,就教C语言、Python,一步一步搭起逻辑框架,零基础也能跟上。
课也不是对着屏幕敲代码——用Scratch做“植物大战僵尸”,用Python写天气查询工具,变量是“装东西的盒子”,循环是“绕操场跑步”,玩着玩着就把变量、循环这些概念吃透了,比死记硬背管用10倍。
老师也不严肃——田士强上课总爱打比方:孩子卡壳“变量”,他说“就是你装玩具的盒子”;问“循环”,他说“像绕操场跑圈”。再调皮的孩子也能被吸引,慢慢就爱上编程了。
朝晨也不只是教编程——他们做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帮孩子找学习方法和习惯;还给家长做家庭教育指导,教怎么帮孩子走过青春期。更重要的是把“德”揉进编程里:让孩子知道,学编程不是只学技能,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是面对挑战的勇气,是“对学习负责就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道理,少年时就养出正的价值观。
就像王宇那样,从前抱着平板玩,现在自己设计游戏还能打比赛——如果您也想让孩子在趣味里握住未来的技能,不妨来朝晨教育看看吧!
"青岛朝晨教育升学规划"是青岛市市南区朝晨艺术培训学校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