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米特世界教室

2025诺贝尔奖得主履历汇总表来了!UC系赢麻了,这所大学抢下两个席位

2025年10月14日 更新

2025年诺奖的生理医学、物理、化学三个奖项刚出结果——和往年一样,得主几乎全是学校背景,加州大学(UC系)这次成了*大“黑马”?不,是稳赢。先看UC系的“战绩”:生理医学奖的Fred Ramsdell,本科是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读的UCLA(加州大学...

2025年诺奖的生理医学、物理、化学三个奖项刚出结果——和往年一样,得主几乎全是学校背景,加州大学(UC系)这次成了*大“黑马”?不,是稳赢。

先看UC系的“战绩”:生理医学奖的Fred Ramsdell,本科是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读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奖里,John Clarke是UC伯克利物理系的研究生院教授,Devoret和Martinis两位教授则在UCSB(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化学奖的Omar M.Yaghi更直接——UC伯克利的化学讲席教授。

UC系为什么能成诺奖“摇篮”?得拆开说——先讲“硬的”:每年从政府、企业拿的研究经费堆得够高,能买的实验设备,敢砸钱给高风险的基础研究,还能用厚奖学金把全球*的学者、学生都拽过来;再加上各分校本身就有一堆学术大牛,慢慢形成“强者吸强者”的循环,底子先铺扎实了。

再讲“软的”:跨学科氛围是真自由,院系墙拆得干净,不同领域凑一起更容易撞出创新;更巧的是离硅谷近,产学研能串成环,研究成果落地快;*狠的是吸人才——这次物理奖得主里,一个本科就在加州读,后来直接留UC系工作;另外两个一个来自英国、一个来自法国,最后都选了UC系,这磁吸力够强吧?

除了UC系,日本京都大学这次也炸了:生理医学奖的Shimon Sakaguchi,本科到博士全是京都大学医学部“自产”;化学奖的Susumu Kitagawa更“长情”——本科、博士读京都,现在还留在那当教授。

京都大学到现在已经出了10个诺奖得主,凭什么?首先是“自由+熬得住”的科研氛围:学风自由到学者能自己选研究方向,不用被短期功利绑着;考评机制更狠——看长期价值,给科研人员5到10年甚至更久,让他们死磕基础课题,重大突破总得等得起吧?

再就是资源和传承:科研经费不瞎砸,全往基础研究里投;学校主动推跨学科合作;还有“研究室文化”——讲究学术代代传,稳定的团队才能把创新成果熬出来。

加微信咨询
马老师 @上海米特世界教室
微信号:133******86

米特世界教育:为未来精英提供教育规划全案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第10区来了!2025年上海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推荐人选出炉 已确认:上海‘四校’带头取消‘限考令’!政策巨变利好普娃? 祝贺!这些上海学生斩获全球*高分!名单来了→ 大考*公布!上海平和最新通报:77+58+152人次获奖! 为未来布局:在上外立泰剑桥,定义属于孩子的全球胜任力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