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觉得预报名填完信息、交了费就完事儿了?别傻了!生成报名号≠报名成功——每年预报名结束,高校都会审核考生情况,去年就有院校公布了报名不合格或存疑名单。北京化工大学刚发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网上预报名存疑信息提示》;华北电力大学提醒:要是不符合...
不少同学觉得预报名填完信息、交了费就完事儿了?别傻了!生成报名号≠报名成功——每年预报名结束,高校都会审核考生情况,去年就有院校公布了报名不合格或存疑名单。
北京化工大学刚发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网上预报名存疑信息提示》;华北电力大学提醒:要是不符合我校报名条件、报考点要求,或者填了错的、假的信息,导致没法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复试)、录取,后果自己担!没交费的赶紧去研招网补;中央民族大学更明确:报名后“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不能改,选错了就得作废原来的信息和报名号,重新报名、提交信息、拿新号再缴费。
既然生成报名号不代表成功,那哪些情况会栽跟头?结合往年情况,我梳理了7个*常见的坑,赶紧对照着避!
第*个踩坑点就是报考点选错!应届生原则上得在本科学校所在地考,往届生要么选工作地要么户籍所在地——一定要提前查报考院校的考点要求和当地考试院的网报公告!比如去年天津考试院把不同考生的报考点选法写得明明白白,怎么不早看?
第二个是学历(学籍)信息验证错!填的时候赶紧打开学信网对!姓名、学号、毕业日期、身份证号,一个字都别错。校验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姓名或学历编号查不到学历、证件号有问题、姓名身份证号没学籍、毕业年月不对、不符合院校条件、还有在读研究生学籍——遇到问题别自己瞎想,直接问考试院或招生办!
第三个是报名缴费失败!报名生成考生号后,缴费成功才算数(要是报考点不用网上缴费,生成报名号就成功)。要是要改信息,得取消现有报名重新报——研招网只保留一条有效信息!
第四个是没经学校或单位允许就报!保研成功的、已经……,除非放弃保研资格或者有在读学校证明,否则肯定失败;还有大三学生瞎试水的,也别凑这个热闹!
第五个是报考类别、学习方式、研究方向选错!非全日制专业不接收非定向就业考生,这是往年*容易错的——在职考生赶紧看清楚定向还是非定向!
第六个是同等学力考生报了不接受的专业!专科、本科结业生(没毕业证)这些同等学力的,报名前先去目标院校研招网看专业目录——有没有标“不招同等学力”?比如去年北化就公布了预报名存疑名单,别撞枪口;要是招,赶紧提交材料!
第七个是应届生误报了要求工作经验的专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项目管理、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体育硕士竞赛组织这些专业,需要工作年限——应届生报了直接失败!
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慌?别担心,真遇到报名失败或信息存疑,及时处理就行!一般高校会在官网公布不合格信息,研招网或报考点也会发短信,赶紧盯着动态!
最后再提醒几句:报名完一定要确认报名号和缴费状态,截图保存!错过了预报名没关系,正式报名趁早——考点人数满了就报不上了!非应届生一般选户籍所在地,要是有居住地社保或居住证,也能在居住地考——具体看考试院公告!
专业讲解各类课程问题、规划学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