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匠人匠心机械数控培训学校

11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全解析

2025年10月25日 更新

车削一般在车床上做——把工件转起来,用刀具切。车床上还能装钻头、扩孔钻这些,顺带做钻孔、铰孔、攻丝或者滚花。原理很简单:工件转(主运动),车刀在平面里走直线或曲线(进给),能加工内外圆、端面、圆锥面,还有螺纹、成型面这些。车削要盯着两个参数: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背吃刀量就...

车削一般在车床上做——把工件转起来,用刀具切。车床上还能装钻头、扩孔钻这些,顺带做钻孔、铰孔、攻丝或者滚花。原理很简单:工件转(主运动),车刀在平面里走直线或曲线(进给),能加工内外圆、端面、圆锥面,还有螺纹、成型面这些。车削要盯着两个参数: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背吃刀量就是已经加工的面和没加工的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简单说就是一刀下去切多深。进给量是工件转一圈(或者刀具转一齿),车刀往前进多少。粗车的时候尽量切深点、走快点,省时间;精车就得慢下来,切浅点,不然表面糙或者尺寸不准。

车削是工件转,铣削正好反过来——刀具转着切。铣刀是多刃的,转起来做主运动,工件要么移动进给,要么刀具自己又转又走(比如工件固定的时候)。这种方法效率高,一般在铣床或镗床上用,能加工平面、沟槽,还有花键、齿轮、螺纹这些成型面,模具的特殊型面也常用铣削。铣削的特点是刀齿轮流切,每个齿切的时候厚度会变,每齿进给量就是铣刀转一个齿的工夫,工件往前动多少。

铣削管平面和成型面,钻削就是打基础孔的。一般在钻床、车床或者镗床、铣床上做,钻头转着(主运动)往里面钻(轴向进给)。钻出来的孔精度不高,大多用来粗加工或者给后面的精加工打基础。

钻削精度不够,要精加工就得用磨削。磨削是用砂轮这种高转速的磨具,靠磨粒切工件表面——属于精加工,切得少但精度高。能磨内外圆、圆锥面、平面,还有螺纹、花键、齿轮这些复杂成型面。因为磨粒硬,磨具还能自己“变锋利”(自锐性),所以不管是淬硬钢、合金钢,还是硬质合金、玻璃、陶瓷甚至大理石,都能磨。

磨削分四种:外圆、内圆、平面、无心。外圆磨削在了你远磨床上磨轴的外圆——工件慢转,同时前后往复动,每来回一次砂轮往工件方向挪一点,这叫纵向磨削法;要是砂轮比要磨的面长,工件不用前后动,直接让砂轮切进去,这是切入磨削法,效率更高。内圆磨削在了你远磨床、外圆磨床或者坐标磨床上做,磨圆柱孔、圆锥孔或者孔的端面,一般用纵向法,成型内表面用切入法。坐标磨床上磨内孔的话,工件固定,砂轮除了高速转,还绕着孔的中心做行星运动。平面磨削在平面磨床上磨平面、沟槽,分两种:用砂轮的外圆面磨叫周边磨削,用端面磨叫端面磨削。无心磨削不用——把工件放在砂轮和导轮之间,下面用托板拖着,导轮带工件转。要是导轮轴线和砂轮轴线成1-6度的斜角,工件会一边转一边自己往轴向走,这叫贯穿磨削,只能磨外圆。

磨削速度高,温度也高,但能磨出很高的精度和很光的表面。不过磨削时会飞很多细的磨削屑和金属屑,得注意安全。

磨削效率高但设备复杂,刨削就简单——适合单件小批量做平面。刨削是刨刀和工件来回直线动,主运动是变速往复,因为变速有惯性,切得慢,而且回程不切削,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能加工平面、垂直面、斜面,还有直槽、燕尾槽、T形槽、齿条、齿轮、花键这些母线是直线的成型面。特点就是通用,但慢、精度一般。

刨削做平面,镗削就是扩孔和精加工孔的。镗刀转着做主运动,要么镗刀进给,要么工件进给。在镗床、加工中心或者组合机床上做,主要加工箱体、支架、机座上的圆柱孔、螺纹孔、孔内沟槽或者端面,加特殊附件还能磨内外球面、锥孔。工件装在工作台或者夹具上,镗刀装在镗杆上(有的跟镗杆做一起),主轴带镗刀转。镗削从半粗到精都能做,镗刀分单刃、双刃、多刃,常用单刃的。

镗削靠转刀具,拉削是拉刀被拉着沿轴向切。用拉床和拉刀加工内外表面——拉刀受拉力轴向动,几个齿同时切,而且切削宽度大,切屑难排,得用低粘度油。拉削分内、外两种:内拉削加工通孔或者孔内通槽,比如圆孔、方孔、花键孔、内齿轮,前提是得有个预加工孔让拉刀插进去,孔直径一般8-125毫米,深度不能超过孔径5倍;外拉削加工非封闭表面,比如平面、成型面、沟槽、榫槽、叶片榫头、外齿轮,适合大量生产大平面或者复合型面,比如汽缸体、轴承座、连杆。

拉削优点是效率高、精度高、范围广、操作简单,缺点是刀具复杂、贵。拉削的切削方式有成形式、渐成式、轮切式、综合轮切式:成形式精度高、表面光,但效率低、拉刀长,适合中小圆孔和高精度成型面;渐成式适合粗拉复杂表面,比如方孔、花键孔,拉刀好做但表面差;轮切式效率高、拉刀短,但表面差,适合大尺寸、多余量、低精度圆孔;综合轮切式是粗拉用轮切,精拉用成形,兼顾两者,常用在圆孔拉削。

拉削做成型,锯切就是备料时分割材料的。用带锯齿的刀(锯条、圆锯片、锯带)或者薄片砂轮切出狭槽或者分割工件。按刀具分弓锯、圆锯、带锯、砂轮锯:弓锯是锯条张在弓架上往复切,动力弓锯床或者手工,回程不切,效率低;圆锯是圆锯片转着连续切,效率高;带锯是环形锯带张在两个轮子上连续切,宽带锯效率高、切口窄,要取代弓锯;窄带锯能切扁平工件的外曲线或者成形通孔;砂轮锯用高速薄片砂轮切,适合难加工金属。

除了窄带锯,其他锯切精度都不高,主要在备料车间切棒料、管料这些型材。现在锯切设备常用硬质合金圆锯片,耐磨;用气泵夹紧型材和进给,电机要么跟锯片同轴要么增速,高速切出来的面光滑,质量好。

前面说的是切削加工,接下来讲铸造——先从压力铸造(压铸)开始。压铸是把熔融金属用高压高速压进模具型腔,然后在压力下凝固成型。特点就是高压高速,精度高、产品好(强度、硬度、表面光)、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经济实惠。压铸的三大要素是压铸机、压铸合金、压铸模具,工艺就是把这三个结合起来用。缺点也有:金属液冲得太快,流态不稳,铸件容易有气孔,不能热处理;内凹复杂的铸件不好做,高熔点合金(比如铜、黑色金属)的压铸模寿命短;不适合小批量,因为模具贵,压铸机效率高,小批量不划算。

压铸适合大批量,重力铸造是靠重力灌金属液。重力铸造就是金属液在地球引力下注入铸型,也叫重力浇铸。广义的包括砂型、金属型、熔模、消失模、泥模浇铸;窄义的主要指金属型浇铸。

铸造是液态成型,冲压是板材靠压力变形。用压力机和模具给板材、带材、管材、型材加外力,让它们塑性变形或者分开,得到想要的形状尺寸(冲压件)。坯料主要是热轧、冷轧钢板钢带。冲压的三要素是材料、模具、压力机。按温度分热冲压和冷冲压:热冲压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差的板料;冷冲压在室温做,是薄板常用的方法。

冲压件比铸件、锻件薄、匀、轻、强,能做出带加强筋、肋、起伏、翻边的零件,提高刚性。用精密模具的话,精度能到微米级,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还能冲孔窝、凸台。冷冲压件一般不用再切削,或者只需要少量;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比冷的差,但比铸件、锻件好,切削量少。

冲压的优点:效率高,操作方便,容易机械化自动化——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几十次,高速的几百甚至上千次,每次行程出一个件;模具保证尺寸形状,不破坏表面,模具寿命长,所以质量稳定,互换性好,“一模一样”;能加工尺寸范围大、形状复杂的零件,从小钟表秒表到大汽车纵梁、覆盖件,而且冷变形硬化让强度刚度更高;没有切屑,材料消耗少,不用加热,省料节能,成本低。

问题也有:模具是专用的,复杂零件要几套模具,模具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型;只有批量大才划算,不然模具成本摊不下来;传统设备和手工操作会有噪音、振动,还有安全事故,但这些会随着科技进步(比如计算机、机电一体化)解决;高强度板料冷冲压容易裂,满足不了要求。冲压按工艺分分离(冲裁)和成形两类:分离工序是把冲压件从板料上切下来,保证断面质量;成形工序是让板料不破坏地变形,做成想要的形状。实际生产中经常综合用,主要工艺有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

最后说注塑——工业产品造型常用的方法。分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还有注塑成型模压法、压铸法。注射成型机(注塑机)是把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用模具做成各种塑料制品的主要设备,靠注塑机和模具实现。

橡胶注塑是把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具硫化——虽然是间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效率高,不用准备胚料,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好。塑料注塑是把熔融塑料用压力注进模具,冷却成型得塑料件,有专门的注塑机,*常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出来的形状往往就是成品,不用再加工,凸起、肋、螺纹这些细部都能一次做出来。

注塑机有两个基本部件:注射装置(熔融塑料并送进模具)和合模装置(让模具在注射压力下闭合,取出制品)。注射装置有两种:螺杆式预塑化器(双级,第一级预塑化螺杆熔融,第二级注料杆注入)和往复式螺杆。螺杆式预塑化器的优点是熔融物质量稳定,高压高速,注射量控制准(靠活塞冲程的机械止推),适合透明、薄壁制品和高生产速率;缺点是停留时间不均(容易降解),设备和维修贵。*常用的是往复式螺杆,不用柱塞就能熔融和注射。

注塑的基础是温度、压力、速度。常见缺陷有缩孔、缩水、不饱模、毛边、熔接痕、银丝、喷痕、烧焦、翘曲变形、开裂、尺寸超差等。

加微信咨询
王老师 @济南匠人匠心教育
微信号:131******18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学数控的六大误区,踩中一条多走一年弯路 加工中心宏程序编程应用案例分享 数控加工必备!CNC 加工中心程序代码大全整理好了 这些简单的机械知识,还都会吗? 机械化学: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多领域应用综述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