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考研正式报名刚开几天,准研究生们注意——不少院校已经放出预报名最新数据,甚至有专业报录比不到1!华南师大直接挂了个“硕士研究生网报数据看板”,从今天起每天更新各专业的实时报名数和报录比,连全日制(学硕、专硕)、非全日制的细分数据都有。到10月18日为止,学校整体...
2026考研正式报名刚开几天,准研究生们注意——不少院校已经放出预报名最新数据,甚至有专业报录比不到1!
华南师大直接挂了个“硕士研究生网报数据看板”,从今天起每天更新各专业的实时报名数和报录比,连全日制(学硕、专硕)、非全日制的细分数据都有。到10月18日为止,学校整体报录比大概3.27,全日制是2.97(学硕2.61、专硕3.25),非全更高点5.49——重点是有30个专业报录比还不到1,26个在1-2之间,61个低于5,超过5的只有26个。
深大研招办官号也放了10月14日的统考报名数据,只列了那些报名人数÷计划人数小于5的专业,还提醒考生持续关注研招网和官方平台的最新通知。
佛山大学同样更新了10月14日的各专业统考报名数据。另外,好多学校刚结束推免,已经把扣除推免后的统考剩余计划放出来了,同学们得留意目标学校的招生人数有没有变化。
复旦也出了2026全日制硕士的分专业计划——已经扣掉拟录取的推免生了,给考生填志愿参考,但不包括非全;另外提醒一句,非全专业只收“定向就业”的,上海医学院的计划要单独看。
中财10月16日发了统考招生计划,社科院大也公布了接收推免后的分专业名额,让考生赶紧根据计划调整报名;对外经贸经济学院、北京工商大学也都更新了2026统考计划。
其实报考数据主要是帮你摸清楚目标院校专业的热度,但光看报名人数没用,得结合报录比、复录比——给大家提个醒:第*,报名人数≠实际参考人数,每年大概有20%的人缺考,别被数字吓怕了;第二,专业报录比比院校总报名数重要多了,有些学校总人数多是因为个别专业火,你报的专业可能压根不卷;第三,复录比才是关键,最后能不能上要看这个,国家线、复试线先刷掉一批,真正竞争的就那么几个。
好多同学看到竞争对手多就慌,总问“我能……,有人准备得特充分还是没上,有人没怎么准备反而……,结果是目标选得对不对、地区阅卷严不严、考试当天状态好不好一堆因素凑出来的。别因为一道题、一张卷子就乱琢磨,这问题根本没意义——今年还没结束呢,什么都在变,要是总想着“还有明年”,今年肯定不会尽全力。不如做好该做的,保持心态,多想想剩下的时间有没有规划,每天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收获。
那有限的精力该怎么分配?首先别太在意正确率,好多同学把正确率当进步的标准,其实做题是练解题能力和技巧,不是为了一时的对得多。把急功近利的心态收一收,把错题攒起来,针对易错的题重点练,多反思总结。其次,专注于有意义的事,别想着24小时不睡觉把知识重新学一遍,根本不可能。从现在起,遇到不会的题,赶紧回去复习对应的章节,做一题就掌握一题,做好当下最重要,结果不用现在愁,只要尽力了就不后悔。
择校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