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基础的捋明白——考研到底是什么?狭义就是冲国家统招研究生考试,12月全国初试,转年2-3月查*,没过线直接落,过了要么进复试要么调剂,最后定能不能上。27考研谁能考?27年本科毕业、下半年要读研的应届生,已经毕业的往届生,还有专科毕业满两年、能参加26年12月初试...
先把*基础的捋明白——考研到底是什么?狭义就是冲国家统招研究生考试,12月全国初试,转年2-3月查*,没过线直接落,过了要么进复试要么调剂,最后定能不能上。
27考研谁能考?27年本科毕业、下半年要读研的应届生,已经毕业的往届生,还有专科毕业满两年、能参加26年12月初试的人。
学硕和专硕是两大方向,区别得拎清:学硕侧重基础理论,练科研创新能力,一般读三年;专硕奔着实际应用来,盯着职业需求,重点提升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学制两年、两年半或者三年都有。
全日制和非全也得分清:全日制要统考,录取后全脱产在校读;非全日制也得统考,录取后一边上班或搞社会实践,一边灵活时间学,一般读3年以上,毕业证标「非全日制」,其他没区别。
定向和非定向是培养方式不同:定向是国家计划内的,学费中央或地方财政出,录取前要签三方协议(工作单位、学校、自己),档案户口工资都留原单位,毕业必须回去;非定向录取时没定工作,毕业要么服从国家安排,要么双向选择。
同等学力咋算?专科生注意:毕业满两年(到录取当年9月1日),就有和本科毕业生一样的学习能力,叫同等学力。
初试考啥?各科分值得记死:、史纲14分、思修16分、形势与政策16分;、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数学分三类——理工类考数一、数二,经济类考数三;专业课覆盖哲学、经济、法、教育、文、历史、理、工、农、医、军事、管理、艺术等门类。
英一和英二有啥区别?备考方向不一样:英一词汇要会词义关系、词汇生成;题材体裁没限制;写作考图画作文,得深扒意义论证,难度高。英二词汇要求一样,但得读懂经济、管理、社会类题材,还有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写作也是图画作文要深意论证,难度更高。
数学一二三的区别得掰扯清,选对科目太重要:数一适用于大多数工学,考高数60%、线代20%、概率20%;数二适用于部分工学,高数占80%、线代20%;数三给经济学、管理学用,内容跟数一一样(高数60%、线代20%、概率20%)。
专业课分统考和自命题,报考得留意:统考是国家统一命题,比如法硕、管理类联考、计算机、历史、教育这些专业,不管报哪所学校,试卷都一样;自命题是学校自己出题,像新传、会计、金融、管理、文学、水利土木、数学这些多数专业都是,报不同学校专业课试卷不一样。
院校分A区B区,分数线和竞争差不少:教育部按经济教育水平划的,A区线比B区高。A区资源好,报的人多,竞争大;B区偏点儿,报的人少,上线容易。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B区是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考研得闯三条线,少一条都不行:①国家线:教育部划的*低线,转年3月出,过了才能进复试或调剂;②院校线:目标学校按报考人数、招生计划划的复试线,通常比国家线高,热门校热门专业可能高一大截;③单科线:总分过了还不够,公共课、专业课得各过各的线——国家线和院校线都有单科线,比如英语就有单独的线。
34所自划线院校是考研的「第*梯队」,分数线比国家线出得早:这些学校自己划初试线,不用看国家线,所以线出来得早,一般比国家线高。34所是:北大、人大、清华、北航、北理工、中国农大、北师大、南开、天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吉大、浙大、哈工大、复旦、同济、上交、南大、东南、中科大、厦大、山大、武大、华科、湖大、中南、中大、华南理工、川大、重大、兰大、电子科大、西交、西北工大。
复试一般考啥?不同院校有差异但核心差不多:自我介绍、英语笔试面试、专业课笔试面试、综合素质面试,具体以院校通知为准。
最后给大家列几个靠谱的择校网站:研招网——查全国高校信息,比如地理位置、院校层次、招生简章、网报公告、调剂办法都有;中国教育在线——考研资讯、院校信息、报考指南、政策啥的都能找着;中国考研网——信息来自官方,权威,还有院校排名和择校技巧;中国科教评价网——查高校、门类、、专业排名;大学生必备网——有招生信息变动、院校专业介绍、历年真题;教育部评估网——看教育部给各高校的评估结果和等级。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