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2026年硕士招生目录,好几个学校明说要扩招——暨南大学2026计划招5855人,比2025年的5790人多了几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拟招3400余名,去年是3000余人;深圳大学*明显,从2025年的5232人扩到5707人,差不多少500;兰州理工大学预计招30...
最近翻2026年硕士招生目录,好几个学校明说要扩招——暨南大学2026计划招5855人,比2025年的5790人多了几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拟招3400余名,去年是3000余人;深圳大学*明显,从2025年的5232人扩到5707人,差不多少500;兰州理工大学预计招3045名,也比去年多。
但先打个预防针:现在放出来的都是“拟招”,计划而已,最后录多少,得看报考人数、过线情况,甚至学校有没有足够资源——说不定会调。
更重要的是:别光看总数,得扒清楚有没有包含推免生和专项计划!有的学校看似扩招,其实扩的是推免名额——跟统考的你没多大关系。
很多同学慌:推免名额涨得比整体扩招还快,以后统考是不是更难?这事得拆成两点说。
第*,新增的推免名额基本往985、211堆。这些学校资源好、平台高,本来就有倾斜,想统考进这些学校的同学,难度肯定更上一层楼——毕竟推免占了更多坑。
第二,文科要更卷了。现在推免扩招明显偏理工类,有的学校甚至把文科名额切给重点发展的工科、交叉——文科不仅保研更难,统考的压力也跟着涨。
面对这些变化,得把规划攥紧了。比如大二大三想冲好学校的,赶紧把“保研”放进目标清单——先摸清楚本校的保研政策,绩点往上冲,多搞点科研、竞赛,能拿到保研资格就多一条路。
说到底,考研的大池子在变,怎么竞争也在变,但机会从来没断过。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提升实力——这才是应对所有变化*稳的招。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