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公立国际部招生季直接变成“抢人战场”——往年端着的大校全放下架子,提前俩月就开抢,连“免三年学费”这种杀招都抛出来了,fight到白热化。往年3月才动的招生,今年1月就炸了——全市27所公立国际部(含人朝分实验这种民办性质的)里,20所全提前开搞。一梯队那...
2025年北京公立国际部招生季直接变成“抢人战场”——往年端着的大校全放下架子,提前俩月就开抢,连“免三年学费”这种杀招都抛出来了,fight到白热化。
往年3月才动的招生,今年1月就炸了——全市27所公立国际部(含人朝分实验这种民办性质的)里,20所全提前开搞。一梯队那5所更疯:北师大实验国际部今年首谈是1月12-14号,去年还是3月16;四中国际校区1月15号就联系学生,去年要2月2号;十一学校国际部*急,1月8号就开始找学生,比去年早俩月多。
到2、3月,抢人直接变成“神仙打架”。2月22号特戏剧——人大附ICC和十一国际部撞同一天考试,看着是巧合,其实就是优质生源太少,不得不正面刚。
招生方式里,各校全变主动了——不少直接给“死签”(就是中考前签约,不管中考考成啥样,国际部都收)。十一学校国际部是第*个动手的:1月8号约了一小拨学生面谈,1月9号就签了第一批;2月22号又组织120多人笔面试,当晚招生老师打电话签约到11点,据说签了100多个。北师大实验更干脆,3月约学生来面谈,直接发10个“死签”,家长说跟校长谈就5分钟,快得很。
签约进度更吓人:北师大实验招120人,已经签了60个(完成一半);十一国际部招230,签了150(65%);人大附ICC招300,签140(46%);一零一国际部招120,签50多(42%);四中国际校区招100,签50个,都提前开课了;八十中国际部招100(含50个直升),只签了20个,中考后只剩25个名额了。
抢人还不够,各校直接扔“大招”——免三年学费的高额奖学金。新英才学校所有高中课程都有阶梯奖:470分以上免三年,455-469免两年,440-454免一年;海淀凯文国际高中,475分以上能申特等奖(三年全免81万),460以上有1年奖;朝阳凯文普高更狠:471分以上三年全免(45万),460以上免两年(30万),450以上免一年(15万);赫德学校分三类:特等奖三年全免(要区前10%),一等奖首年全免(区前25%),二等奖首年半免(区前35%)。这些奖不只用中考*,还看语言、特长,给不同学生留了机会。
为啥这么疯?背后有原因。2024年公立国际部招生成“寒流”——连北师大实验这种校都有学生放弃offer;第二梯队勉强完成计划,第三梯队直接没学生。还有2024年开始北京教育集团化加速,集团校高中部提前半年从旗下初中选优秀学生,用“0.5+3”项目拉走,这些学生直接进高考部,不让进国际部,国际部丢了一批好生源。
抢人抢得狠,录取标准也变灵活了。一梯队里,人大附ICC明确说不看中考*,还让学生自己选班型;往年只有面试,今年加了笔试,但包容度高——家长说有孩子数学大题做一半、没准备过托福雅思都能签约。北师大实验官方区排名要求没变(西城1100、海淀930),但实际松了:海淀2000多名有托福*的、西城1500多面试好的都考虑,还取消了校友面试,学生面试完直接跟校长定“死签”。二梯队的首师附、师大二附,区排名门槛降到海淀8000多,但考试难:数学考竞赛题,英语用托福原题。
对家长和学生来说,竞争激烈反而是机会——5月二模后,国际部会放提前批名额;招生从2月到7月,中考后还有空缺,越往后标准越松,普娃也能。要准备好简历,摸清学校加试的新情况,心态稳住:一方面冲目标校,另一方面多搞几个梯度学校当Plan B。
2025年这场招生战,其实是国际教育市场变天了。2026年择校季,竞争会到2.0版——传统一梯队得保住身价吸引生源;“小池子养大鱼”会越来越多,家长怕挤,会选那些容易拿学校offer、不那么挤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