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27考研的同学问过线要多少强度,尤其是基础一般的,先把考研全流程摸清楚——这是*快入门的办法。第一步定专业,得结合兴趣、前景和就业——毕竟要学好几年,没兴趣真扛不住。然后选学硕还是专硕?想读博就选学硕,想直接就业选专硕,现在专硕招生量在涨,再综合招生人数和考试难度定...
很多27考研的同学问过线要多少强度,尤其是基础一般的,先把考研全流程摸清楚——这是*快入门的办法。
第一步定专业,得结合兴趣、前景和就业——毕竟要学好几年,没兴趣真扛不住。然后选学硕还是专硕?想读博就选学硕,想直接就业选专硕,现在专硕招生量在涨,再综合招生人数和考试难度定。
挑学校直接去研招网查意向地区的院校,看看专业排名,再对比报录比——别贪高,选自己够得着的目标院校。
考试科目去目标院校研招网搜“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就行,一查就有。
复习规划跟着科目走,没定专业的先搞英语,理工科也能先开始数学。
7-9月初出简章和大纲,到时候去官网确认招生要求,之前先按去年的资料复习。
9月底目标院校有网上咨询,有问题直接问老师。
9月下旬研招网预报名,填好信息就行。
10月中旬到月底正式报名——这是改志愿的最后机会,得彻底定下来。
11月要确认报名信息,现在基本都是网上确认,跟着各省市的安排走。
12月初打准考证,多打几份备着。
初试在12月最后一个周末。
3月中旬出国家线。
国家线出了一周后开始复试,4月初调剂。
如果从2025年10月开始准备27考研,参考这份计划:基础阶段(现在到2026年6月)——英语猛攻高频词,从早年真题阅读入手,拆结构、啃长难句,把生词短语记下来;数学分科目推进,重点搞高数,听完课整理笔记和错题,公式记熟多做题;专业课先摸清楚考试内容,搭好框架,标重点难点,找真题看看题型。
强化阶段(2026年7-8月)——英语继续背单词、强化语法,总结阅读技巧,积累写作素材;政治系统听课,梳理知识点,重点学毛中特和新思想,做配套题;数学做真题,整理错题优化思路,把遗漏的知识点补回来;专业课再过一遍教材,扫清盲点,做配套练习,研究真题找规律。
冲刺阶段(2026年9-12月)——英语接着背单词,二刷阅读,整理作文模板多练;11月底到12月初做全真模拟。政治重点刷选择题,主观题背熟;数学按年份刷真题套题,结合题型专项复盘,反复做押题卷和真题。专业课解决重难点,把知识整合成体系,多练答题思路,模拟考试重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