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西培教育2025暑期国际夏令营开营了——主题“学语言、识文化、感传承”,来的全是俄罗斯营员,选在那座“现代里藏着老韵味的人间天堂”城市。要做的事很简单:让这群外国孩子,用三种方式“碰”到中华文化的真味道。首先是书法课。书法老师捏着毛笔蘸墨时,倒先跟大家笑...
2025年7月,西培教育2025暑期国际夏令营开营了——主题“学语言、识文化、感传承”,来的全是俄罗斯营员,选在那座“现代里藏着老韵味的人间天堂”城市。要做的事很简单:让这群外国孩子,用三种方式“碰”到中华文化的真味道。
首先是书法课。书法老师捏着毛笔蘸墨时,倒先跟大家笑:“这笔尖的软,要比俄语的卷舌音还难琢磨”——算开场的文化对话。营员们握起毛笔,一开始摸不着“中锋行笔”的门道,握笔的手直抖,眼睛睁得圆圆的,墨汁差点滴在宣纸上;后来跟着老师一笔一笔描,纸上行笔慢慢稳了,看自己写的“一”字,眼神都变了——像对着什么刚认识的宝贝。那横撇竖捺里,藏着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第*回“叩门”。
墨香还没散,武术课的哨声就响了。武术教练一抱拳,声音朗朗的:“这礼不是摆样子,是敬自己的骨头”——营员们跟着学,倒先把腰杆挺直了。扎马步的时候,有的人情不自禁皱眉头咬嘴唇,腿抖得像风吹的草;可出拳时偏要把胳膊抡得呼呼响,踢腿时尽量把脚尖绷得直直的。教练说“内外兼修”,他们倒先懂了“咬咬牙就撑住”的劲。最后汗衫贴在背上,却都笑着说:“原来武术不是打拳,是教我们把腰板一直挺着”——记住的哪是招式?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练完拳脚,*暖的是饺子课的烟火气。雪白的面团、鲜美的馅料端上桌,营员们先凑过去闻:“比莫斯科的红菜汤还香!”可擀皮的时候就懵了——面团在手里跟小泥鳅似的,转着圈跑,有的擀成了歪歪扭扭的椭圆,有的干脆擀破了;包馅更难,要么馅塞太多漏出来,要么捏边缘时把皮扯破了,急得直拍桌子笑。老师捏着学员的手,一下一下捏褶皱:“要像给饺子穿花裙子,不然煮的时候会‘哭’哦”——大家跟着学,有的捏出歪歪扭扭的花边,有的包成了“小包子”,倒都学得有模有样。等饺子下锅,热气升腾起来,香味裹着大家的笑声飘得满屋都是——这哪是做饭?是把跨越国界的温情,包进了饺子皮里。
三天时间过得像翻书,可书法的墨香留在指头上,武术的劲留在腰杆里,饺子的热乎气留在胃里。你看,文化的共鸣哪用说什么大道理?就藏在毛笔尖的软、马步的抖、饺子皮的粘里——慢慢渗进心里,变成“原来中国是这样的”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