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北京时间6月19日早7点10分刚出——这是QS第22年发榜,第一次加了个“国际学生多样性(ISD)指标”,不过占比0%,暂时没影响。这次排了106个国家地区的1500多所大学,全球抢位子更卷了,但麻第*——连续14年了,稳得很。全球前三没大变动:...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北京时间6月19日早7点10分刚出——这是QS第22年发榜,第一次加了个“国际学生多样性(ISD)指标”,不过占比0%,暂时没影响。
这次排了106个国家地区的1500多所大学,全球抢位子更卷了,但麻第*——连续14年了,稳得很。
全球前三没大变动:MIT第1(14年连庄),帝国理工第2,斯坦福第3。
中国高校这次挺给劲:内地差不多45%的大学比去年排名高,这几年往上走的势头没断。
内地这边,北大稳在全球14,清华升到17,复旦往前跳了9名到30——现在内地有5所进全球前100了。
这次共有32所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表现*好的15所中有10所提升,C9联盟高校全部进入中国(内地)前15名。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雇主声誉指标中进入全球前20,中国(内地)是该指标提升*多的五个国家/地区之一(在排名至少15所大学的国家/地区中),多个指标位列全球前100。
香港的高校这次飞涨:港大冲到全球11名,在那些有5所以上高校上榜的地区里,香港高教体系的提升幅度排第二。
新加坡更狠,全球前15里占了俩: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全球第八(全亚洲进全球前十的高校),南洋理工大学排名全球第十二——这俩的国际参与度指标比日本排名高的大学还强。
韩国、欧洲几个国家也有进步:韩国43所上榜,16所排名涨了;德国今年第一次升的比降的多;意大利终于有学校进前100了——米兰理工排98,算是G7国家的一个小里程碑。
不过内地大学虽然越来越能打,国际学生比例、全球参与度、就业成果还有非一线城市高校的增长,这些地方还得再努努力。
QS排名在中国的分量不用多说——就业、人才政策都跟着走:军官选优要QS前200的毕业生;上海落户QS前50直接给;广东定向选调卡QS前50;大厂管培生门槛是QS100。
最后说选校怎么参考这排名:首先得理性——排行榜的科学性、公信力受好多因素影响,QS每个指标权重不一样,每个学校强项也不同,别光盯着综合排名。
还有,申研究生及以上的,除了综合排名,得看专业排名和学校所在城市的产业——QS每年发排名,覆盖艺术人文、工程技术这些领域,要是城市里相关产业发达,实习就业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