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岛白珊学校中学部期中阶段质量评估刚落槌,全体初高中学生攒着劲儿把这次学业检验拿下了。备考那阵子,大家抱着课本啃,一点点理知识框架,课余时间都用来补漏儿,为测评攒足了底气。考场里静得能听见笔尖蹭纸的声音,有人皱着眉抠题,有人刷刷写,每道题都攥着劲儿答。现在各都开始...
本周,青岛白珊学校中学部期中阶段质量评估刚落槌,全体初高中学生攒着劲儿把这次学业检验拿下了。备考那阵子,大家抱着课本啃,一点点理知识框架,课余时间都用来补漏儿,为测评攒足了底气。考场里静得能听见笔尖蹭纸的声音,有人皱着眉抠题,有人刷刷写,每道题都攥着劲儿答。现在各都开始阅卷了,教研组会慢慢评,之后还要做质量分析。下周各班要开一对一的家长会,一个一个谈。
周五初中部去研学了,野炊烧烤、学生态知识、做艾条、摘蔬菜,环节特多。野炊的时候,大家分好工处理食材,老师在旁边盯着教怎么安全用火——搭灶台、调火候、烤食材,每一步都得琢磨着配合。歇会儿的时候,老师跟大家讲“无痕山林”,说玩完得把垃圾带走,别留痕迹。下午去摘当季芹菜,亲手揪下来的芹菜梗儿还带着水儿,在地里弯着腰薅菜,才明白“春种秋收”不是说说的,收的时候甜,种的时候得费老大劲儿;做艾条环节,老师讲艾草能养生,然后教怎么挑艾草、搓艾绒、卷艾条,自己做的艾条揣回家,算是这次研学的小念想。这次活动把劳动、生态教育和文化传承揉一块儿了——动手能力涨了,跟同学配合得更顺了,也知道出门得护着自然,摸着手作艾条还能想起老辈儿的手艺,真不是白去的。
七年级音乐课这阵儿在学周杰伦的《青花瓷》,还要排演。这歌里传统味儿混着现代调儿,正好借着熟歌学乐器。合奏用的乐器可多了——木琴、马林巴、吉他、架子鼓、钢琴、电子琴,还有葫芦丝这种传统乐器。大家练看谱子,抠节奏,还得琢磨怎么合起来更好听,不能一个乐器盖过另一个。练的时候一段一段演,慢慢儿的技巧涨了,也敢上台了,才明白合乐这事儿,缺了谁都不行。现在班里打算录个《青花瓷》的音乐视频,大伙儿正凑一块儿想——在哪儿拍?画面怎么摆?镜头从哪儿切?得把歌里的美劲儿显出来。
两篇学生习作,把“爱”与“探索”装进了青春的行囊。九年级1班潘鸿博写了篇《把爱装进青春的行囊》,说爱就是根看不见的绳儿,连着手拉手的人,连着猫狗花鸟,连着山山水水。生活里到处都是:早上的太阳晒得人暖,鸟儿在窗外叫,星星在天上眨眼睛,雪飘下来像撒糖,地上的落叶铺成金毯子,夕阳把天染成橘子色——这些都是他爱的自然。每年过年,姥姥都拎两箱鸡蛋和萝卜干来,姥姥养的鸡特能下双黄蛋,姥姥腿不好没法儿常来,可鸡蛋壳上还沾着姥姥手心的热乎气儿——这就是爱的温度。学校里老师盯着他补作业,同学递块橡皮、帮着捡笔袋,这些都像小太阳,给他劲儿。他说,得把爱装进行囊里,学会疼别人,对自然好,对祖国好,因为不懂爱的人跟空壳儿似的,爱能给人底气,让每天都过得亮堂。
九年级2班曹嘉楠写《把探索装进青春的行囊》,讲的是他和星星的事儿。九年前的夏天晚上,他躺在爷爷的竹椅上数星星,爷爷问“喜欢星星不?”,他喊“当然啦!”,爷爷摸他头说“等你长大,自己去看”。十岁生日那天,爷爷抱来个天文望远镜——能看清月亮上的坑,能看见星星眨眼睛,他高兴得蹦起来。打那以后,为了搞懂望远镜里的玩意儿,他翻书、查百科、蹲在电视前看纪录片,慢慢儿搞懂了:月亮的光其实是太阳给的,火星以前跟地球差不多,那些看着“不动”的花纹其实是一直在转的风暴云。暑假去博物馆,看见银河像撒了一把碎钻,星系转着圈儿,恒星烧着大火,陨石带飘着石头——这儿哪儿都藏着秘密。夏夜的草原上,他仰着头看满天空的星星,觉得星星在喊他——这些秘密,说不定就得靠他们这帮年轻人揭开。
白珊·安妮高中 从优秀到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