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国际部的新高一,跟往年不太一样——不少原本打算走普高的优秀家庭,尤其是非京籍的,临时转了国际部。进国际部的途径里,初升高是主流,也有不少走1+3、0.5项目提前进来的。这些学生有个共同点:都是好学苗,中考*够好,但对国际高中的学习压根没概念。这群“好学苗”...
2025年北京国际部的新高一,跟往年不太一样——不少原本打算走普高的优秀家庭,尤其是非京籍的,临时转了国际部。进国际部的途径里,初升高是主流,也有不少走1+3、0.5项目提前进来的。这些学生有个共同点:都是好学苗,中考*够好,但对国际高中的学习压根没概念。
这群“好学苗”中考再厉害,要是高一不适应国际部的玩法,很可能影响未来申请。今天就来盘一盘,高一*容易踩的4个大坑。
第*个坑是没把GPA当回事——就是校内*,申请国外大学必须交的。美国和文理学院都要看这个。国内大学看高考一锤定音,国外的GPA是平时*加每个学期期末*综合算的。
国外大学看GPA优不优秀,就两点:要么高中三年一直稳,要么从高一到高三逐步往上走——满足任一条件,招生官都认。另外,招生官还会看你选课的难度,别为了刷GPA选“水课”,耍这种小聪明没用!
第二个坑是选择的误区。国际课程主要是AP、A-level、IB三类,各有各的注意点。
先说说AP。College Board取消SAT2后,大家都开始卷AP——疫情那年国内大面积取消AP考试,学生集体哭惨,这事懂的都懂。新高一学AP要注意:先跟学校老师确认开哪些AP、什么时候开——要是学校没开但自己想考的,能自己报名;AP科目有先后顺序,比如物理电磁学要用到微积分BC的内容,别着急选,多听老师的;AP不是越多越好,5-7个就行,文理搭配着来。
再说说A-level。很多人觉得申请英国必须选A-level?错了。实验国际部只有AP,每年进牛剑G5的不少;鼎石的常同学学IB,一样拿到剑桥和布朗的offer,最后选了剑桥。正确的理解是:学A-level的大多申英国,但申英国不一定要A-level。
最后是IB。IB的tips:拿的是国际文凭,全球认,但要求文理兼修,课内压力是三者里*大的;IB没有年年考的安排,高三暑假前会有一次统一大考——这个大考超重要,尤其是申英国的。比如鼎石那名同学,还有四中国际校区的一个学生,都拿到英国学校的预录取了,但学校要等最终IB/AP*才给正式offer。
第三个坑是高一完全不考虑大学专业。很多家长觉得“高一想专业太早”,但其实这会影响高中活动和竞赛的方向啊!
美国大学申请看五个维度:GPA、标化、活动竞赛、*、文书——其中活动竞赛得从高一就开始准备。至少高一下学期得想清楚专业方向,这样活动竞赛能围绕专业来,申请时提交的资料才有的放矢,招生官才会眼前一亮。
高一不一定能确定专业,但得有个目标感——先去了解感兴趣的国外大学,比如学校类型、教育特色、有哪些专业,减少和大学之间的信息差。
第四个坑是标化考试规划太晚。给新高一的建议:第*,托福考到95-105分,就能开始学SAT或ACT了——没到这个分数的,先把托福提上来;第二,选SAT还是ACT?现在SAT考场不稳定,有条件的尽早搞定;学校有ACT考点的ACT(北京能考的国际部有十一、人大附、四中、一零一、师大二附、师大附中、北京中学、八十、八一等),没考点的找校外机构考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