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编程猫

那个被媒体疯狂报道的中国编程少年,10年后怎么样了?

2025年11月20日 更新

这是“编程猫10个孩子的10年”系列人物专访。今天聊的是福建福州的陈鲲杰——十年前碰上编程猫,就此踩进编程的门,拿过不少奖、被《华尔街日报》报道,是当年有名的“中国编程少年”。初一那年他就拿了福建省信息学奥赛二等奖,就差一步到一等奖。本来大家都以为这孩子要一条路走到黑搞...

这是“编程猫10个孩子的10年”系列人物专访。今天聊的是福建福州的陈鲲杰——十年前碰上编程猫,就此踩进编程的门,拿过不少奖、被《华尔街日报》报道,是当年有名的“中国编程少年”。

初一那年他就拿了福建省信息学奥赛二等奖,就差一步到一等奖。本来大家都以为这孩子要一条路走到黑搞编程,结果初二突然停了——学业压力顶上来,父子俩倒挺横,说裸分也能冲福州一中。没想到真成了:福州4万多考生,他考进前200,踩线进了一中。

之后编程是停了,可练出来的逻辑思维没丢——数学稳在年级前二十,帮了不少忙。2025年7月高考放榜,他发挥稳定,省排名1500+,被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录取。

*是挺稳的,但爸爸总念叨“要是没停编程就好了”——现在清北复交裸分只收三分之一,要是接着搞竞赛,说不定能走强基或推荐。

其实十年前的启蒙,全是爸爸“怕儿子玩游戏玩废了”的小心思——那会智能手机刚普及,鲲杰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爸爸不想硬拦,想找个“向上的梯子”。后来听《罗辑思维》里张泉灵说,有孩子用编程改游戏代码,把她这个游戏高手都虐了,突然拍大腿:“编程不就是那梯子吗?”

先试了自学:买启蒙书、下Scratch网站,结果知识点碎得像散沙,鲲杰越学越没劲儿。家长更是对编程“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根本没法教,索性找专业的,选了编程猫。

第一次上编程猫的图形化课,鲲杰直接“魔怔”了——彩色指令块拽来拽去,像搭积木似的,小猫立马就能跳障碍、收金币。爸爸说:“那天他连饭都不吃,举着平板喊我看,‘爸你看!小猫会飞了!’”

有时为了做个完美的小游戏,他能熬到凌晨——笔记本上写满游戏思路、代码逻辑,还画了一堆关卡图。爸爸那会突然明白:儿子不是在玩游戏,是在“造”游戏。

2017年妈妈生日,刚学Python不久的他,用代码写了段祝福,妈妈高兴得逢人就说,骄傲了大半年。

还有次备战比赛,代码老出问题,急得满头汗,突然脑洞大开:“会不会是编程猫的函数有bug?”直接反馈给技术团队,写了问题现象,还附了代码截图。没想到编程猫真的修了这个bug,还谢了他。他后来跟我说:“原来我的思考,真能有用。”就因为这句话,他更钻编程了。

编程练出来的逻辑和组织能力,后来变成了他的“领导力”——比如参加《我们三十个》的创业体验,30个孩子分成6队,每队就1块钱,要在五一广场生存一天还得挣午餐费。他当队长,直接按特长分工:细心的管钱,英语好的找外国人拉赞助……最后拿了第*。

2018年《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他,说“中国孩子正在用代码重新定义创造力”。那会鲲杰才多大?根本不懂这报道的分量,可爸爸却盯着报纸说:“我儿子在摸一个时代的边儿呢。”

可这样的“摸边儿”,却因为学业停了,直到高考后才重新拾起来。

填志愿时他特别轴——就想延续编程爱好,坚持“专业优先”,把所有985、211的计算机、软工、人工智能专业列了张表,一个个对比,最后啪地按下电子科技大学的确定键。

爸爸说:“个人得跟着国家走。现在软件芯片被卡脖子,学软件工程,以后让全世界用中国的软件。”还拍着胸脯预测:“中国高科技5年就能追上美国,正好是你读大学的日子,编程人才肯定越来越香。”

18岁的鲲杰说:“中国的软件要出海,我想做其中一艘船。”他还崇拜宇树科技的王兴兴、华为的稚辉君,说:“说不定以后人形机器人,也是个好出口。”

十年过去,陈鲲杰从拽图形化代码的“小创造者”,变成了想让中国软件出海的追梦者——从懵懂少年,长成了要投身国家软件工程的大学生。

他的故事里,有编程启蒙的惊喜,有中途停步的遗憾,更有重新出发的底气。说不定下一个十年,又有个孩子在某盏灯下写下第*行代码,而开头,就是你为他按下“开始”的那一刻。

相关资讯
《源码大百科》第10话: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传奇一生,编程娃必看! 无缘重高?编程 “救场” 降45分,他成重高科技特长生 两步解锁养生壶/儿童相机!本周任务超简单:海报分享+上传就兑礼 《源码大百科》第11话:在厨房造计算机的 “隐形大佬”到底有多牛? 2025江苏苏州科特生政策汇总:CSP-J/S*在手,升学更轻松!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