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中的一些知识点你了解了吗?如果你想要学习了解,欢迎来石家庄朗阁教育学习,这里今天给我们带来听力讲座中人物及其对应理论的几种考法。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听力讲座中人物及其对应理论的几种考法。
我们知道,做笔记给听力材料分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新名词/新概念,而新人物的登场本质上也是一个天然的分段标志。比如说语文课上老师先介绍了李白,再介绍了王维,然后是白居易,那我们就可以根据人物出场的顺序给每个人物分一段(在笔记上表现为画一条线),然后再记录其细节。
对于非主题人物(也就是全篇讲某个人)类的文章,考人物往往有两种考法:细节题和目的题,但是一般都涉及到此人的理论、观点、贡献等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是在对太阳黑子的讨论中提到的伽利略。
在提到伽利略后,教授随即就讲了他提出的理论——太阳黑子不是太阳附近行星的阴影,这样一来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一道人物题是以目的题的形式,而且是倒过来:题干问的是其所做的事情,反问这是哪位人物做的。
由于这篇关于美国垄断历史的文章提到了不止一个人物,所以题目的出发点无非是希望考生能将不同历史人物和不同的垄断方法匹配起来,不要混淆。因此,如果你在Andrew Carnegie这一段中听到了vertical integration的模式,那反过来问也就难不倒你了。另外C和D所说的Rockefeller和Trust都是对应的另一个人物及其理论,可以直接排除。
总之,只要我们听到新人物的时候立刻将人名速记下来,有时候也可以用简称(如G代表Galileo,A. C.代表安德鲁·卡内基),然后将其对应的主要理论和事迹记下来,那无论正过来反过来考都不怕啦。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