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成长

2021高考将减少死记硬背,增强试题开放性!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5日

2021高考将减少死记硬背,增强试题开放性,对考生备考有何指导意义?

近日,教育部关于做好 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外公布——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021的高考备战,迫在眉睫,对于教育部对外公布的高考试题新方向,我们该如何积极应对?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无论是“死记硬背”还是“开放创新”,都只是复习方式上的变化。

我们拿语文来举例。

语文试卷里有个题叫古诗词默写,6 分的分值。高途教育曾带过一个十分聪慧的学生,他,但就是不背古诗词。这个学生的语文*一直徘徊在 90~100 分左右。带他的语文老师气不过,当面问他:“你凭什么不背古诗词,白白的 6 分不要?”

他一脸傲气地回复:“那玩意没有挑战性,太low了,我要把时间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而他口中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他有时候会在本子上画来画去,带他的老师问他画得是什么。他说是当年康熙收复西藏时,采取的战略示意图。就这么一个同学,高考*尚可,去了211,但他的能力走个上流985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高考古诗词默写,他依旧是1~3分的水平。

创新开放考察的是知识面的广度,死记硬背考察的是记忆的精度,二者很难说孰优孰劣。

真正的人才,从来都是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维持大脑活跃的记忆能力,又通过反复地刷题,加深这份记忆。所以,无论考查方式如何变动,对学霸一批的人才影响不大。

真正受影响的有偏好的学生。

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喜欢背书,像很多课文、古诗词、历史等等,晨读的时候,没多久就都背会了。但你要让他(她)谈论对某个问题的思考,看法,或者感想时,他(她)可能会支支吾吾,甚至不知所措。

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该如何调整学习状态,规划好复习策略?

一、灵活思维模式

打破固化的刷题思维模式,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处于灵活状态,我们要从思考“如何背下来”,变成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过程不再是记忆知识的过程,而是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模式,还能达到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培养。这一变化,减少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加强理解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反映说:我把单词都背下来了,却依然读不懂文章,不会做题。

其实大多数同学平时记单词都是念经式地重复,只勉强记住了单词的意思,并没有掌握单词的用法。而考试的时候,单词用法是作为重点被考查的,如果不能掌握的话,必定会吃大亏。

所以,记单词一定要掌握单词的用法。从思考“如何记住这个单词”,变成思考——“这个单词会在什么语境和题型中出现,我该怎么去解决这一类问题”。

在我们渐渐训练自己思维模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不仅能举一反三了,还能应对一些复杂的新题型。

二、用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断

我们在做题目练习之前,首先要对课本上的概念、公式、定理,都有一个尽可能充分的认识。

再仔细研读题目中的每个语句、字词的含义,梳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后,与例题、现实中的现象、应用,尽量联系起来。

可能理解起来会有点抽象,我们来举个实际的例子。

例如,解二阶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核心思路是,通过用原数列中的相邻两项(有时候更难的题目中是间隔的两项、或相邻的三项),按照固定比例相加减或相乘除(更难的题目是其他代数组合形势),构造一个新的规律的数列,这个新数列的通项公式很容易求出来,然后利用这个新的通项公式进行从a1到an的迭代,求出原数列的通项公式。

随着题目越刷越多,一次又一次地与课本知识逻辑相联系,加深了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积累到一定的时刻,我们会发现见到的所有题目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换汤不换药,本质上就是课本上那简短的两三行。

怎么在做题和复习的阶段中,培养用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呢?首先,灵活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只做一题记一题。做的过程中,去思考这个题是通过并不直接的已知条件,创造了公式中直接可以用的条件?还是把公式做了变形,可以使用的题目条件?又或是,根据题目中的哪些线索,得知该用这个公式?

这样,做一题的效率,才能去追赶做一类题的效率。从而大程度节约我们的时间成本,高效进行提升。

三、专注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

美国作家乔希·考夫曼(Josh Kaufman)是关于商业、企业家精神、技能获取、生产力、创造力、应用心理学和实践智慧的畅销书作者。他的畅销书《如何把握任何事物的学习中困难的阶段》,以及著名的TED演讲中提到:20个小时,我们可以学会任何事情。

演讲中,他附加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说明——“提前是,你要足够专注。

他的建议是,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容易消化的小块,每天用45分钟时间摈除干扰杂念,专注于学习这些小块知识。这样的结果是,也许你不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这么学习20小时(大约是1个月 )之后,就已经能够轻松地把挫折阻障甩在身后了。

复习上,这个方法同样适用。少了死记硬背,多了很多灵活的题型。我们除了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加强逻辑判断之外,对了很多不熟悉和陌生的知识点,我们要以效率的方式去攻克。

那就是专注。

1.将攻克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部分,越细越好。

2.理论学习,找课本的释义,记公式等。

3.实践学习,做题,运用,分析,总结。

4.排除干扰,电视,网络,手机等。

5.持续专注学习。

不管高考怎么改革和调整,祝愿各位学子都能取得理想的*,……!

加微信咨询
李老师 @企鹅成长
微信号:PGE******24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2025年深国交备考如何拿下双A/A*? 贝赛思备考系列——MAP阅读·深度解析(三) 贝赛思备考系列——MAP阅读·深度解析(二) 解读AP经济学,经济小白一定要看! 贝赛思备考系列——MAP阅读·深度解析(一)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