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 SHU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也。”不是立秋,处暑,才真正算是秋天的开始。 褪去轻衫凉笠,始见阑风长雨。末伏已收,挥别今夏,迎接金秋。 处暑,出暑,却不意味着暑热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民间,依旧有“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更有记载;“处暑后十八盆汤。”意思是处暑后还要历经18日暑气蒸腾的日子,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秋寒。
一候:鹰乃祭鸟 鹰乃猛禽,感秋意渐起开始囤积粮食。 有趣的是,它们通常囤而不食,就像人们祭祀一样,以丰盛的食物迎接秋冬来临的仪式。
二候:天地始肃 露白风清,天地倏远。 万物察觉秋肃之意,渐起凋零之势。
三候:禾乃登 黍、稷、稻、粱等作物在一片金黄中传递丰收的喜悦。
吃鸭子、饮苦茶 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在处暑习俗里,广东人常喝很苦的凉茶,意为入秋了要吃点“苦”。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浙江沿海每当此时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处暑时节, 暑气渐止,天地始肃。 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在北方, 若下雨仿佛一叶知秋, 若晴朗也无复暑气。 泡一碗浓茶,剥一剥菱角, 向着院子一坐, 开始一年中*好的时节。
图文综合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IAN TONG 欢迎点击链接 预约超有趣的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