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8月6日,延迟了一个月的上海中考终于放榜。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2022上海市高中阶段普通高中招生*低投档分数线如下: 自主招生录取,*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610分;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610分; 公办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录取,*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520分; 对于今年考试分数线的变动,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负责人认为:从总体看,*分布正常,总均分略有降低,各科目的合格*与往年基本一致。 对比2021年上海数线,今年自招、名额分配、公办普高分数线均下降。……!普高*低投档线下降了20分! 不仅中考受疫情影响,延后一个月公布*。今年,上海国际学校秋招也普遍延后。 8月初,仍有一些国际学校还在招生中。对于中考分数高的同学,还有一定的优势。 中考结束后,还想“转轨”的同学,不妨来了解一下。 这两年,为孩子选择国际化学校的家长太难了,从国际化私立学校招生名额被压缩,公参民学校转制,再到国际化学校更名引发争议,双语学校民转公...... 一时间,国际化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聚焦,也让家长们在择校的时候更为慎重。 公办学校“国际班”停办
7月12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许可公告】,批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终止。 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依据学校申请,经审查,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里波第高中合作举办的中加英文高中教育项目符合终止规定,批准终止 。 这也是北京第*个被终止的公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据业内人士分享,该项目为中等学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至2020年间招生2届,每年招生60人,招生对象为具有本市中考报考资格的考生并纳入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后可发给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加拿大高中毕业证书。 项目有效期到2023年8月31日,然而,距项目的有效期还有一年时间,学校却终止了这一项目,目前还不清楚该校为何突然提前停止项目的招生,这一事件却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安,国际班 国际化学校更名潮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要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 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 ◆ 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 ◆ 未经授权,不得包含其他学校名称或简称; ◆ 不得含有外语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 ◆ 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有名称命名; ◆ 不得使用可能对公众造成误解、引发歧义的内容和文字; ◆ 不得利用公办学校品牌开展商业活动。
部分更名的上海国际化学校: 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原上海英澳新国际高中) 上海赫贤学校(原上海赫德双语学校) 上海安生学校(原上海托马斯实验学校)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原上海枫叶国际学校) 上海奉贤区博华双语学校(原上海帕丁顿双语学校) 上海闵行区诺达双语学校(原上海闵行区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上海中芯学校国际部(原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英文部) 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英国学校) 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耀中国际学校) 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协和国际学校) 上海市民办德英乐实验学校(原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 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 上海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上海美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美国学校) 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上海西华国际学校) 另外,鼎鼎大名的神仙学校, 上外系、华二系、世外系的学校几乎都改名了 ,在2022最新招生简章里,世外系学校已经声明从 “世界外国语”更名为“世外” 。
比起前几十年的疯长,国际学校似乎已逐渐显露出了萎靡的暮气。 招生困难,增速减缓,不少国际学校宣布停办 。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国际教育真的不行了吗 ? 看似“冷酷无情”的政策其实是在为属于中国人的教育公平保驾护航。设置准入门槛,国家干预民办教育,是因为 近些年民办教育乱象频生 ,质量得不到保证不说,其资本化的运营也扰乱了教育公平。
在新的政策下, 不合格的学校会被淘汰,想要活下去的学校必须在自省中寻求变革 ,如何在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办出真正具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这将是国际化学校未来新的课题。 对那些唱衰国际教育的“观众”们,真的大可不必,国家不会关闭大门, 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 ,国际化教育仍被广大中国家长和孩子需要着。 虽然疫情带来了很多变化,但仍有很多方面保持不变,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对中国家庭的吸引力,所以, 对于“更名”、“停办”、“公参民”这些政策不用太过担忧 ,当不合格的国际化学校被淘汰后,才能迎来国际教育行业真正的黄金时代。
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扫码关注 卓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