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出色教育

这所985高校全面放开转专业限制,盘点各重点高校转专业政策!

作者:学出色EDU 来源:学出色EDU 2023年01月10日

据吉林大学教务处12月15日消息, 吉林大学本科生集中考核转...

据吉林大学教务处12月15日消息, 吉林大学本科生集中考核转专业将全面放开转出限制。

据介绍,吉林大学本科大一大二年级都可以报名参加转专业,而且 不再限制转出比例 ,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笔试考试,报名的同学只需要参加所报名专业组织的考核即可。学校会将所有接收转入的学院分成两个批次,学生在每个批次的30多个专业里可以有序选报三个志愿专业,大一不成大二再来,*多可以有报12个专业的机会。 对大学生们来说, 转专业成功几率大大增加 。

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可以转专业吗? 每年高考,各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名额并不相同,有些省份分配到某个专业的名额仅为个位数甚至是没有。考生或是由于高考报考时对专业不了解;或是为了考取心仪的高校,在保证稳妥的情况下,经常会选学校而忽略专业,甚至因为“服从调剂”而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转专业,就成为不少学生转换到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 基本上, 绝大多数高校都会给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 。 但是由于每所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不同,因此,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1 转专业的三大限制 第*是对*有要求 。比如有的学校会规定,只有平均学分绩点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前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 第二是转入转出的专业人数有限制 ,这里面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经费往往是按照学生人数来划拨的,这造成了学院把学生也视为资产,要严防他们流失。这时候学校一般会做协调,例如规定本专业同年级少于60人,转出人数在10%以内。 第三是多数高校对转专业的年级有限制 。大一且已经入学满一学期的学生正值转专业高峰,进入大二后则增加了不少限制,大三可转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但仍然存在大学四年皆可纵横各专业的高校。 2 转专业的四种门槛 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广东大部分的大学对转专业都要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 ①零门槛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②低门槛 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这些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如果你们真的有转专业的决心的话,达到这些要求是比较简单的。 ③高门槛 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专业*在排名在30%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比如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0%之内。所以,要转专业的学生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面临名额的竞争。在这些学校,成功转专业的都是学霸。 ④不能转 当然,也有些学校,或者是部分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 特别要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很多学校还规定文科类专业也不能转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 部分高校转专业政策汇总 本文为大家汇总了部分院校的转专业政策,一起来看:

盘点那些容易转专业的高校 近年来,不少高校完善转专业制度,转专业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甚至零门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是我国较早允许自由转专业的高校。2013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动全校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根据该校的相关规定,中国科大本科生在校期间有3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表示,“”满足学生选择专业的需求。中科大四年内均可转专业:本科生进校一年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部分有接收条件的院系公布接收计划,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申请,接收院系遴选录取;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可在学院内调整专业,四年级可以调整专业方向。

2016年7月, 浙江大学 本科生院正式发文,从2016年起浙大为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与以往的转专业政策相比,增加了大三的转专业机会。浙大招生处表示,除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外,其他所有在校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但通过提前批次入学的考生只能在该批次专业中转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也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根据浙工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试行)》,学生在第二、三、四学期,若符合专业准入条件,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浙江工商大学 更是允许新生报到时就互换专业,只要找到愿意互换专业的同学,同时双方父母同意,就可以转到心仪的专业就读。为了使得信息更好的交互,新生报到当天学校还会专门设立“互换专业咨询点”。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等高校也曾在招生宣传中提到该校实施了转专业申请“零门槛”制度。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承诺。
相关资讯
想进烟草公司,关注这几个学校! 年轻≠没实力!盘点实力不输老牌985的“年轻”院校! ……,“躺着”当公务员,端“铁饭碗”! 不走强基计划,也可以本硕博连读! 这些“冷门”专业因为毕业生少,整体就业*不错,谨慎选择!
相关课程
标准版
教育宝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