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机构研报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并一度登上了热搜榜。
事实上,我国将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已释放多年。 小编通过新闻检索发现,早在2021年8月,北京、湖南、陕西、河北、云南、江西等地完成了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征求意见工作。
与会人员建议,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同时,应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健全就业失业、技能培训、人事管理、生育教育等配套政策。 由此可见, 新退休方案虽距公布还需些时日,但渐进式延迟退休已是大趋势, 那么后续应该如何实施这一方案,对各大行业,不同年龄层级的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一起来看一看? 1 延迟退休后年轻人找工作是不是更难了?
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数量的减少,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将加大。 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冲击是有限可控的,不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在加剧,老年人口进一步增多,“一升一降”,未来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 而且老人化的加剧,也将会给养老和家政护理行业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从而缓解延迟退休对就业岗位的挤压。 2 会不会导致大龄劳动者找工作难上加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实施延迟退休后,会对临近退休的大龄劳动者的工作及预期有影响,特别是受教育水平偏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将面临更大困难。 2022年12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围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在更好地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为大龄,体力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金维刚表示:国家还将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强化对大龄职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大龄劳动者技能水平。为有需要的大龄劳动者提供精准服务,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 3 延迟退休后,养老金会受影响吗?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参保人员在劳动年龄段履行缴费义务,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是有利于个人的。 不过延迟退休的影响可能在于人们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会比较推迟一些,因为按照相应的规定,只有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申请退休金的领取,延迟退休的人们会比没有延迟退休之前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会有所退后一些。 这也会让劳动者更加注重健康养护,注意劳动安全和健康,而职业生涯的延伸也增加了个人的经济收入,因而总体上对个人是有利的。 4 是否会影响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
延迟退休后,“生娃没人帮忙带”,怎么办? 延迟退休后,员工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帮忙照顾“子孙后辈”的时间可能要推后,“生娃没人帮忙带”也引起社会的热议。 对此,专家提出建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同步完善母婴护理、育婴托幼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更加规范,入托更加方便,切实解决女职工生育后顾之忧。 其实,在延迟退休信息披露之前,由于中国老人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三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国家都已将家政行业列入民生刚需,并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家政发展的政策,大力促进母婴护理、育婴托育、养老护理等行业的发展,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2022年12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家政企业以独营、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进驻社区,开展培训、招聘、服务等家政相关业务。 家家母婴作为“南粤家政”省级家政服务诚信示范企业、以及深圳市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大力培养家政、母婴服务从业人员的同时,加强师资培训,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推动家政进社区,提高家政服务品质,扩大居家坐月子,育婴育幼等服务供给、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生育意愿下降等问题,积极发挥先进示范单位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家政母婴服务人员高质量就业,在满足社会需求、带动就业创业、促进产业发展。 写在最后: 延迟退休,无疑会给广大80后、90后的就业和生活,带来了潜在的危机,但是危机也是机会。延迟退休推进的同时,也给家政、母婴、养老等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无论从未来的长远发展,还是从近期的政策扶持,家政母婴行业都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不管是就业找工作,还是投资创业,现在入局家政行业无疑都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