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来访者是一名大三女生,因为恋爱受挫导致情绪低落、失眠、易哭、无心做事,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咨询寻求帮助。来访者是个很受宠爱的孩子,性格外向开朗,对于感情很专一,恋爱受挫后对于什么都没兴趣,每天沉浸在痛苦之中,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男友的感情问题,并十分担心别人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恋爱问题。该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六次咨询使来访者的歪曲认知得到改变;情绪低落逐渐得到改善;当前的生活状态开始恢复,基本达到咨询效果。
小媛 ,女, 22 岁,独生,身高 1.65 米,相貌姣好,某省高校大三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人缘好;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省城长大,家境较富裕,自小由奶奶抚养,很受溺爱和保护;父母均为国企员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基本背景信息 来访者是一名大三女生,因为恋爱受挫导致情绪低落、易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持续十天左右,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咨询寻求帮助。来访者是个很受宠爱的孩子,性格外向开朗,对于感情很专一,恋爱受挫后每天沉浸在痛苦之中,日常兴趣减退,无心做事。反复想男友见女性网友的事,并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男友的感情问题,并十分担心别人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恋爱问题。 个人陈述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忙于工作,一直是奶奶照看我,全家都很宠爱我。因为性格开朗,幽默,积极主动,也比较受老师和同学喜欢。上大学后,很喜欢班里一男生,但那时他有女朋友,只是普通朋友一样交往,大二上学期他与女朋友分手,我就向他表白了,他说他也挺喜欢我的,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男朋友家境很富裕,也是独生子,但他不像别的富二代那样。我自小受宠爱,很任性,他一直都照顾我包容我,对我特别关心体贴。我也特别中意男友,一心一意地对他,我们感情非常好,朋友和同学都非常羡慕我们。这是我的初恋,感觉特别美好,这就是我想要的纯美的爱情。两周前我上网时登陆了男朋友的 在他的聊天记录中发现,暑假期间他曾背着我去异地点见一女性网友,而且他们已经通过 QQ 联系过多次。我问他,他却只说是一朋友的同学的表妹,与朋友一起出去玩时碰巧见了面,没什么特殊关系。我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一直追问,可他却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己没什么错,也不向我道歉,于是一直吵架。后来在朋友家人的劝解下,男朋友向我认错并道歉,并表示愿意将二人的爱情进行下去。但是我仍然不能原谅他,满脑子里想的尽是他们俩交往的事情,晚上也睡不着觉,一想起来就很难受,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精神几乎要崩溃了。我一心一意地对他,他为什么要隐瞒我,为什么我全心全意对待的爱人要欺骗我?是我不好吗?我不好他可以告诉我,我会改的,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一直为之骄傲的纯美的爱情没有了。他为什么要打破我对爱情的幻想?我们的爱情已经变质了,即使合好了,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相信他,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可是如果分手,自己又舍不得,我虽然很伤心,可是我知道自己还很爱他,我该怎么办?
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来访者是在母亲的陪同下过来的,其面容憔悴,相貌身材姣好,发育正常,衣着整洁入时,有礼貌,问答较为自如,善于言谈。来访者在谈到与男朋友的感情时,虽然语气低缓,但能看出脸上洋溢着幸福。但在叙述男朋友的过错时,情绪反应强烈,全身发抖,一直在哭诉。 母亲反映的情况: 女儿是大三学生,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开朗,但个性比较自我,任性。大二上学期放寒假回家时,女儿告诉我们有了男朋友,整个假期她都心不在焉的,天天抱着手机,还常常问我年轻时谈恋爱的情况,这时她脸上尽是开心幸福的样子,看得出来她很喜欢那个男孩,我也很支持她。但是前几天女儿打电话回家,一听到我的声音就哭,向我诉说了他们的事情,我很不放心就过来看她,看到女儿非常憔悴,不大说话,一个人发呆,还经常流泪;吃饭很少,睡眠也很差,几天下来情况都没有好转,我们和老师都觉得孩子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就找咨询师求助。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来访者智力正常;个性外向,目前情绪低落,整体心理水平健康。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恋爱遭受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消极情绪持续十天左右,反应内容未泛化,有自知力,也有求助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一)诊断依据 1. 来访者目前消极情绪与明显的社会事件(恋爱受挫)相关,其心理反应指向这个社会诱因,没有泛化; 2. 来访者的饮食、睡眠受到影响,日常兴趣减退,容易哭泣,时常沉浸在痛苦情绪中。 3. 经医生检查无器质性疾病,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二)鉴别诊断: 1. 与精神病的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主客观不统一,知情意不统一,个性不具有相对稳定性。患者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无妄想、幻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 与抑郁神经症的鉴别:来访者所受的刺激都为现实刺激,所以,内心冲突属于常型;抑郁神经症的特点是心情低落伴随着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病程至少持续两年。来访者病程短暂,社会功能损害较轻,因此可排除神经症,也可排除抑郁性神经症性。 3. 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三低”症状,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等,发作至少 2 周。而该来访者虽然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但主要是因为恋爱受挫引起,且咨询过程中思维反应正常,也没有显著的自我评价过低以及自认为罪不可赦或有自杀念头,持续时间十天左右,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4.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 2 个月。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心理测查结果 SDS 得分为 59 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 53 分,来访者得分略高于标准分,表明具有轻度抑郁情绪。 根据以上诊断评估,来访者属一般心理问题。
五、 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生物因素:青年初期生理发展趋于平缓,但尚不成熟,情绪不稳定。 (二)社会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男友的恋爱出现了问题,在意他人对自己爱情的评价。 (三)心理因素:①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过度概括化的思维方式;②自我为中心的个性,难以承受当前失恋挫折,而且不善于用倾诉和沟通排除心中郁闷;③对爱情失去信心,又难于割舍。 六、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 帮助来访者接受爱情受挫的事实,调适情绪反应,改善睡眠; 2. 帮助来访者调适认知:理清思路如何与男朋友相处;澄清对他人评价的担心。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个性,尝试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苛求完美,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本案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由于遭受恋爱挫折导致了心理痛苦、低落的情绪反应,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来访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来访者可能存在:“他应该全心全意对我”,“我的爱情应该纯美无瑕”等一些“化要求”,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和对生活挫折“反应过分强烈”,导致了其挫败感、情绪低落。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 (一)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基于这样的假设: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对此 埃利斯提出了 理论。在 中 指与情感有关系的激发事件 ;B 指信念 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 ;C 指与激发事件和信念有关系的情感反应结果。通常认为 激发事件 A 直接引起反应 C 。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 A 与 C 之间有 B 的中介因素。 A 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 B 的影响 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 信念决定。例如 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 ; 有人看了非常欣赏 产生愉快的反应 ; 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 既不产生愉快感 也不厌恶。画是激发事件 但引起的反应 C 因人而异 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 B 不同所致。由此可见 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的重要影响 非理性或错误认知是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 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 义务 1 、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 ( 1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 2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 3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 1 )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 2 )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 3 )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 4 )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 5 )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 1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 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 3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 1 )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 2 ) 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 3 )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 1 ) 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 2 ) 有权利选择合适匹配的来访者; ( 3 ) 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 1 )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 2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 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 4 )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每周一次,每次 50 分钟,共六次。 (四)咨询费用 学生不收费。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大致划分 1. 心理诊断阶段; 2. 领悟阶段; 3. 修通阶段; 4. 再教育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1. 心理诊断阶段 通过摄入性谈话、观察及心理测评等方式,收集与来访者相关的各方面资料信息,弄清来访者目前真实的心理状态,明确来访者的 同时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过程 ( 1 )填写咨询记录,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 2 )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 3 )做心理测验; ( 4 )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 5 )与来访者商定咨询目标; ( 6 )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 ABC 模型); ( 7 )与来访者商定咨询方案。 2. 领悟阶段 寻找和确认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过程 ( 1 )再次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 ABC 模型),强化来访者对 ABC 之间关系的理解。 ( 2 )进一步评估其对行为的解释,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 3 )要求来访者按照下列方式,尝试把自己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 A :男友与女性网友见面 不良情绪 C :痛苦难受 不合理信念 B :“他不应该背叛我”,“我的爱情应该如童话般完美” ( 4 )布置作业:要求来访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让来访者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3. 修通阶段 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和家庭作业等方法,帮助来访者放弃其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 过程 ( 1 )反馈咨询作业:来访者进一步考虑自己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事件与不良情绪的关系,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造成。 ( 2 )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通过交谈与辩论、启发与引导,帮助来访者改变以下不合理信念: “男朋友必须一心一意对我,不能有任何隐瞒和欺骗。”(化要求) “他隐瞒欺骗了我,我们的爱情不再纯洁,变质了。”(过分概括化) “我不会再有纯洁美好的爱情了。”(糟糕之极) ( 3 )向来访者介绍“黄金规则”和“反黄金规则”,反省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 4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针对自己的不合理系念进行辩论,写出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4. 再教育阶段 巩固咨询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告诉来访者树立信心,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并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过程 ( 1 )反馈咨询作业:来访者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自己内心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来访者自我感觉良好,症状基本消失。 ( 2 )做 SDS 测验:标准分 42 分,提示没有抑郁情绪。 ( 3 )回顾咨询过程,在对来访者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来访者将此次的认识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八、咨询效果评估 1. 来访者的个人感受 经过几次咨询,我认识到我介意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自己的认知使我陷入痛苦之中。现在我心情好多了,能和男朋友正常交往,入睡困难等症状基本消除,又恢复以前那个开朗的自己了。 2. 来访者周围人的评估 宿舍同学认为其有较大的变化,又恢复活泼开朗了,开始参加各项活动,而且脾气也比以前好多了。 3. 心理测验的评估 来访者的 SDS 测验得分降到 42 分,提示抑郁情绪基本消失,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 咨询师的评估 来访者情绪已基本稳定,改变了错误认知,建立了合理的信念,以正常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