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研宝们大家好, 今天又是陪伴你们考研的婷婷学姐~ 一直都说:考研定目标切忌眼高手低。考研的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考研失利的主因往往是迈错了第一步。 考研人数越加增多的今天, 学校。 所以同学们在 择校择专的时候 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但是,同学们也不要因此灰心,一些985学校、评估考靠前的专业同样存在着捡漏的机会。 每年都会有不少院校因为 招不满而增设调剂 ,在这其中 不乏很多的985、211学校以及双非专业。 对于有学校情结又刚备考的考研er来说,理论上也就大大增加了上岸的几率!!! 01. 常年招不满的985院校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除传统工科之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缺的是: 工商管理(MBA)、金融、法律(法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近几年招不满,如果想报考这些专业,这所985院校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算是调剂大户,数十个专业每年都在接收调剂: 电子信息、计算机、新闻传播、工程管理、教育管理、旅游管理,非全和全日制都有,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提前关注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另在深圳还有一个校区。 其深圳校区是调剂性价比较高的选择,经济与管理学院接收大量的调剂考生,对想要报考MBA的考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这几年也一直在扩招,因此一直有调剂名额空缺。近几年的调剂的主要专业有: 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新闻与传播硕士。与全日制国际商务、金融、教育学等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其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常有缺额。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作为国家“双”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其工程硕士以及法学院的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及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的法律(非法学)的部分专业接收外校调剂生。
四川大学 虽然四川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卷王院校,但是, 每年仍然有部分学院释放调剂名额。 根据22考研的调剂信息情况:其经济学院、法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数学学院等都发布了调剂通知。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坐落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大学”建设高校。 根据往年的调剂信息情况:农业与生物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内部分专业连续好几年有少量调剂名额。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也是历年调剂大热门,专业多,名额足,不过难度也相应大些,尤其是去年,该校调剂要求明确写着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大家在选择前要对自己的实力客观评估一下。
而且兰州大学历年都会很早开放调剂意向征集系统,宝子们一定要及时关注官网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在21考研期间将近有20个学院和系招收调剂考生,当然,有些专业只接受校内调剂,还有一些专业接收校外调剂。
20考研期间共有20左右个学院、将近60个专业需要调剂,总体调剂名额在700人以上。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这几年也一直在扩招,因此一直有调剂名额空缺。 根据近几年的调剂信息主要接收: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新闻与传播硕士与全日制国际商务、金融、教育学等专业。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连续几年接收调剂。
众所周知,985高校是国内*的一批大学,每年报考的人疯狂扎堆,虽然会出现招不满进而调剂的情况, 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研人来说,上岸还是有难度哒! 有的同学考个一般211又不甘心,其实 可以看看这些“小985”高校 ,从近年来国家的重视程度、资金的投入及硬件条件来看,都是一些佼佼者,就业很吃香。 02. 高性价比的小985院校 小985一般指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这些高校的层次在985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间,被戏称为984.5。 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精度很纯,拥有一至两个全国的,具有 深厚的行业底蕴和积淀,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 01 国防类 现代攻防与先进装备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南理工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进入ESI国际领域全球排名前1%。
因此数学基础好,专业兴趣高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该校。但由于南理工优势专业突出,考生报考容易出现扎堆报考的现象,因此报考南理工时,要对自身基础及努力程度做好预期。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2 信息类 北京邮电大学: 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北邮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多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3 材料类 绿色建材与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它曾被媒体誉为“211”大学的“领头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等都是该校的专业。而且这些专业每年的就业*都是相当高的,都是高达95%以上,加上这几年发展迅速,实力相较于一些985院校有过之而不及。 北京科技大学。 04 交通 类 国家轨道交通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西南交大位于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大学,也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该校。
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05 化工 类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上海是很多考生喜欢去的城市,但考复旦、交大难度太大,因此中规中矩的华东理工就成了很多考生的理想院校,每年的考研招生都很火爆。它的化工专业偏向大化工,基本的化工原料工业,在国内属于地位。
另外,该校的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8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1位;在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8位。 北京化工大学。 诸如此类的高校还有很多,比如: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类),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类),中国政法大学(政法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类)。 当然,有些同学会吐槽:“不去捡漏学校,是因为不想吗?” 其实, 有些双非院校的专业同样很强, 甚至都不输给985、211学校 03. “双非”院校专业推荐 综合类院校 综合类大学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类人才,因此会更加注重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在综合性大学中,有一些院校 虽没有“211工程”的名号,但是由于门类齐全、地域优势明显, 综合实力远在许多211大学之上。 综合性大学对人的个性开发和综合素质锻造都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能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学习生活,可以很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果你想体验博大之美,那么*好选择那些完备的综合性大学。
理工类院校 在中国,理工学院的数量非常多且阵容整齐, 是一支底子厚实、颇有实力的高校群体。 理工学院目前是中国大学招生中的关注焦点,除了竞争激烈的985和211理工学院外,许多知名的一本理工学院也有竞争,大多数理工学院都有自己的卓越领域。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理工类院校大都归属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已经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理工院校。 尤其后来经过合并、重组,以理工、工程来命名的一些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原来的办学特色。
财经类院校 这些年,财经类高校一直是高考生报考的热门学校,录取分数高,录取的难度很大。 虽然我国的金融大学 数量不多,但就业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而且一些金融机构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很大,开设的一些课程对以后的工作很实用。 除了五财一贸,各个地方性的财经类高校也有较多特色专业,有些院校的专业甚至是国家重点之一,未来前途同样不可限量。 相比中文、历史、法律等专业,国贸、金融、会计等专业就业前景较为明朗。
语言类院校 语言类专业一直是报考热门专业大类,许多院校都有开设语言类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就有631所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而开设英语专业的院校则高达1007所。 而且像小语种专业一直广受考生和家长关注, 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小语种“钱”途也一片大好。 语言类专业的兴起,院校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学生们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院校。 再加上语言类毕业生的待遇都比较高,像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同声传译等专业,待遇都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更加使得学生们一股脑扎进语言类专业,所以小橙子们在择校时一定要擦亮双眼。
医学类院校 医学类高校是*具行业特色高校,大学读医学类的毕业以后只有做医生或者医药类的职业。去其他行业,本科毕业证仅仅是学历而已,没有一点点用处。 主要是医生的职业特性非常的鲜明。医院招聘也是不太注重本科的档次; 看重的是你学习的专业水平和学历水平。 我国医药类院校大体有四种之分: 老牌知名医科大学;本地区知名医科大学;各地区规模比较小,医疗水平一般的医学院校;民办或是各类专科院校,这类院校的护理专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师范类院校 我国师范类高校还是比较多的, 然而目前的双师范高校却是少之又少。 22年公布的双名单中仅有9所双师范高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其中仅首都师范大学一所双非(非985、211)高校。 要想……。 其实除了10所“双”师范高校外,我国还有一些普通本科师范高校实力也很强,在国内有不小的名气,认可度比较高, 在就业市场上也是非常抢手的。
考研择校一直以来都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择校变得越来越难了,类似 “考得好不如选得好” 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和以上几大类院校相比,艺术类、旅游类等大类的选择空间比较窄,今天推荐这些 小众类别里的强势“双非”院校 艺术类 南京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 政法类 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 农林类 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民族类 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类 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 旅游类 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Ps.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们还要了解哪些院校,欢迎在后台留言交流哦~ END 更多疑惑和课程需求,可扫 下方二维码咨询哦
有志者终成研,你一定会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