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壹零陆画室

三分考七分报!专业、学校、城市应这样选

作者:106画室 来源:106画室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6日

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 高考志愿该怎么填?全国600多座城市...

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 高考志愿该怎么填?全国600多座城市、3000多所大学、500多个大学专业,到底如何选?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专业、学校、城市该怎么选 一 从上高中开始,选大学,选专业,还是选地区,就开始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就艺术专业而言,如果统……,到时直接填报拿到合格证的校考院校即可,但这样的考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同学呢? 老师希望你报985、211或者是能上的*好学校; 父母希望你报省内或者离家近的学校,专业一定要选*热门的; 同学希望你跟他一起去*喜欢的大学; 而亲戚邻居则认为根本不用担心,反正是大学生就好。 如果不是艺考生,但你的兴趣明确,有志于在某一领域发展,又考取了高分,那么填报志愿就很容易了,选择的余地非常大。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至于学什么,能符合兴趣更好,不那么符 合也没关系。 那么,填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城市到底应该如何 抉择呢 城市比大学重要 二 在详细研究了不少高校,仔细对比就业、升学方面的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在学校和城市之间,第*选择城市!第二选大学,第三选专业。 要知道,对普通人来说, 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就业, 大城市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 而在中小城市,你的专业可能连一份不错的实习都找不到。

从上图明显可以看到的是, 在北方地区,北京一地独大,工作机会非常多, 但是其他地区明显落后,仅有部分省会还算有机会。长三角和珠三角则不同,多个城市共同繁荣,并且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如果再计算不同城市的平均薪酬,依然是南方普遍较高,北方普遍偏低。其中, 北京、上海、深圳以每月过万元平均薪资, 牢牢占据前三。紧随其后的还是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大中城市,从杭州、温州、苏州到东莞、佛山, 都以超过8千元每月的平均薪资领跑全国。 相比之下中部城市就要逊色一些,中部的多数省会如武汉、郑州、合肥的平均值均在7千元左右。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大学期间的实习也是很重要的经历, 优秀的公司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500强企业中北京有183个,上海有94个,深圳有52个。在这些城市就读将有更多去大公司实习就业的机会。 你可能觉得我们把大学说的太狭隘了,好像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挣钱一样。当然不是,大学*主要的意义仍然在于增长知识。 但增长知识不是凭主观意愿就可以的,它还有一个关键影响因素——资源。 哪里的优秀大学最多?我们以“211工程”来看,北京市*多,有25所,上海有9所,南京有8所,武汉有7所,西安有6所,成都有5所,广州有4所,长沙、天津有3所。 来这些地区读书当然不只是蹭课那么简单的事,只要人多,各种活动和项目都更容易展开。地方高校之间的联合社团活动、跨校比赛到处都是。比如武汉学生成立了“武汉蹭课联盟”,分享当地各高校的讲座信息,武汉80多所高校的学生都可以去学校蹭课、听讲座、谈恋爱。 比如,武汉市的7所211高校组成了“七校联盟”,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拿到双学位证书。这一模式在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地 都已形成规模,而他们之所以能展开的*大优势就是学校多,学校多。 所以,如果你要选城市,一定要优先选择北上广,这些地方不仅集中了*多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能为你提供丰富的实习经历和更好的报酬。如果去不了这些城市,就去武汉、南京、天津这样的中东部二线城市,尽管经济水平稍逊于一线,但学校多资源就多。 不少……
对于非一线城市的考生来说,大学选择的顺序应该是1城市2学校3专业。 以帝都为例,本地孩子可以以同样分数去选择到外地上个更好的大学。但是外地考生想毕业后进入一线城市,*好的选择就是……。08年以后北京就已经停止外地毕业本科生的落户了,如果你不是在北京上学,建立圈子,想找工作扎根的难度就会更大。 而专业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重要,从事大学所学专业,且专业性很强工作的同学并不是多数。你未来工作机会和收入的多少更多的取决于你在哪儿上学在哪里就业。
作为出身小县城的人,大学四年虽说上的也是985、211的所谓学校,但却是在祖国大西北的一个山沟沟里结结实实待了4年,4年啊同志们,出校门几乎无人烟,夜生活基本仰头看天(数星星),而且最近的城市都在50公里开外,人生中*美好的4年,就这样“面山而过”…… 如果当初去了北上广的一般重点大学,说不定眼界大开的我,早就进跨国挣大钱去了呢! 选大学,决定你的四年,选好了城市,开阔的眼界让你终身受益!
大学比专业重要 三 好的学校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是 很重要的, 好的学校有更优质的资源、平台和人脉。 况且现在很多 大学的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允许满足条件的学生转专业,也可以辅修第二学位。 所以,分数高就选985、211,能上一本就不读二本,能上本科就不读专科。 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关于大学和专业的目标,那你可以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 这不仅有助于之后进行专业调整,也会获得更好的通识教育。哈佛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在他的名著《城市的胜利》中就谈到, 如果想要获得快速的成长,*好的方式就是去城市里。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和扩建,离市区近的学校越来越少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离市区近的大学,也一定要选一个大学城内的大学, 多所学校聚集在一起也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 中国的大学城有一半以上离市区有10公里以上的距离,兰州榆中大学城离市中心的距离甚至达到了47公里, 如果要去大学城读书,优秀大学的数量和离市区的距离,一定是最重要的两项考量指标。 那种离市区特别远,周围不超过两所学校的,你*好要慎重考虑,比如到了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后你会发现,自己需要坐车一个多小时,穿越荒山和农田才能到达本部。你以为自己上的是985,结果不过是从一个农村到了另一个农村。

专业靠谱很重要 四 选专业,就是选前途。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那就优选喜欢的。 根据武汉大学的报告显示,工作不对口的毕业生中有31%是因为 对专业相关工作不感兴趣。学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才更能学有所用。 如果没有的话,你可能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雷区。 同一份报告显示,34.5%的毕业生是因为专业对口相关工作少而从事其他行业。所以选专业时还要注意这些专业的发展前景。 据麦可思2022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2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近五年绿牌专业如下: 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多个信息技术相关本科专业连续绿牌,高职绿牌专业多与铁路交通相关。具体来看, 本科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以及高职社会体育专业连续五年绿牌。 其中, 2022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高职就业绿牌专业包括铁道机车、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供电技术、社会体育、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专业学校和城市不可兼得怎么选 五 报志愿,专业、学校和城市三者都能兼顾、都能满意的考生实在是幸运的,但毕竟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时满足的,究竟该怎样取舍呢?当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参考下面四个“优先原则”进行排序组合吧。 一、职业优先原则 适合职业理想明确的考生: 此原则*适合那些职业理想非常明确的考生。例如就是想当老师等等,那么报志愿就应该从这一职业出发。 例如孩子的职业理想是音乐英语老师,那么: 第一步,找出与这个职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即音乐教育专业。 第二步,找出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学校太多怎么取舍? 一是用分数取舍,即重点关注自己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包括可上可下的大学,除此之外,与分数不匹配的更高或更低的学校就可以不予考虑了。 二是分类取舍,例如,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学校很多,类别有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等,按照哪类大学毕业后更容易当上老师进行排序取舍。 如果分数能上“双”大学的话,那么,就选你*喜欢的大学,报考与中学课程相关的专业,再努力考过教师资格证书,提高做教师的综合素质,毕业后也可以通过应聘的渠道当老师。 如果分数一般,只能上一本的省属大学,甚至是二本的学校,建议报师范类,这样,离教师这个行业会更近些。 第三步,找出孩子所喜欢的未来就业或读书的城市。 第四步,通过优选,进行排列组合。职业-专业-学校-地域;或者职业-专业-地域-学校。 最后,按照高考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每个学校第二、三、四等其他专业的顺序填表即可。 不适合职业理想不明确的考生: 其实大多数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脸谱”,那就先选择合适的专业吧。 二、专业优先原则 此原则*适合以下两类考生。 1.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欢设计、数学、或物理、或外语、或经济等等。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相关的专业出发,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排列组合。 如:专业-学校-地域-职业,再根据孩子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进行优选,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 2.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分数只是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第*,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也就是说,当你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了。 三、学校优先原则 此原则*适合那些专业特长不明显,什么专业都好,或什么专业都不太好的考生,其实,这样的学生是大多数。 1.*优秀,没有弱科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优秀,能上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就要遵循学校优先原则。因为,社会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提出,也会暗中立下这个规矩。 总之,本科是你的第*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倍加重视。当学校与专业不可兼得时,如果能上学校,专业可不必太纠结。请认真思考以下这三个问题,之后你就会明白: 第*,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 第二,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 第三,你确定你喜欢学什么、干什么了吗? 这一切,上大学和工作后都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2.*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这样的考生,什么*都不突出,没有*强的,也没有最差的。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把学校放在首位吧。 四、地域优先原则 如果你在职业、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没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优先吧。 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会影响你的一生。 难怪莘莘学子对自己理想大学的所在地都有惊人相似的排序: 首先是北、上、广、深等国际大都市; 其次是直辖市、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非省会的如厦门、青岛等国内中心城市,还有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三是不发达的地区的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非省会城市; 最后才是不发达地区的非省会中心城市。 每个考生对大学所在地都要认真对待,综合考量。 -END-

解锁更多精彩

点击下方“ 阅读全文 ”,快人一步,壹陆!
加微信咨询
宋老师 @郑州106画室
微信号:137******03

来壹零陆,奔赴理想大学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25届注意,避免踩坑!艺术统考评分标准已出!!!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省级统考考试要求及注意事项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有关事宜的说明 河北美术学院 2025年艺术类校考本科专业与省统考子科类对照关系 天津美术学院 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省统考科类对应要求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