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假已至!野泳溺水风险系数也随之上升。为守卫辖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生命安全,佛山禅城公安早前联合区文明办等部门启动“飞鸿联盟”防溺水志愿服务队,开展重点水域巡逻,劝导群众远离野泳。
7月13日,佛山禅城公安升级防范举措,在实景场所开展溺水救援实战技能培训活动,提升“飞鸿联盟”防溺水志愿服务队救援“硬实力”,同时投入水警船、无人机等装备,依托“四个一”体系强化巡防管控能力,将无人机一键巡航、无人机抛投救生工具、可视化劝导、扁平化管理和精准调度处置运用到今年的防溺水宣防工作当中,创新升级防溺水实战体系,“软硬结合”全方位打造水陆空立体化安全网,全力守护辖区群众安全。 实景模拟实战 提升救援“硬实力” 7月13日下午,在禅城区依云上城小区,30多名“飞鸿联盟”防溺水志愿服务队代表和20多名小区安保人员围在泳池周边,参加佛山禅城公安组织的防溺水应急救援实战演练行动。民警和教练通过岸上和水下场景实战演练,让队员们在溺水救援、救生绳包使用、岸上劝离等培训中掌握救援要点,提升应急救援“硬实力”。 “如果离岸较近且对方尚有意识,我们可以抛掷救生绳或者救生圈,但是如果对方失去意识且离岸较远,下水后则必须从背后施救。”教练一边讲解溺水施救要点,一边示范抛掷救生绳包和救生圈的正确方法,队员们纷纷尝试,在确认“遇溺者”抓住绳子后马上往回拉,很快就完成了救援。
而在下水施救环节,今年新加入“飞鸿联盟”防溺水志愿服务队的雄哥自愿成为救生员。穿戴救生设施、一跃入水、靠近“溺水者”,他按照教练的方式从背后施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平时十几秒就能游上岸的距离,这次足足花了他1分钟时间。“救援真的很耗体力,很佩服那些救人的英雄,也希望大家不要下水野泳,不要将自己和别人置于危险之地”,坐在岸边休息的雄哥感慨地说道。
“野外水文环境复杂多变,真实救援难度会比泳池中大很多,我们对遇溺者施救时,务必先注意自身安全。”社区民警黄利勤提醒队员们,如果在劝阻工作中发现市民不慎溺水,施救时务必注意环境、自身的安全,如果无法确保的,尽量不要下水救援,可以选择高声呼救、寻求周边行人帮助、拨打报警电话等方式施救,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木棍竹棒、救生圈、大矿泉水瓶等工具,也可起到一定的救助作用。 “无人机+水警船” 筑立体化安全网 “今年无人机的防溺水巡逻将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禅城公安“飞警”钟永祥表示,将在重点河段设置无人机“一键巡航”,实现警用无人机在固定河道线路上空的起飞、巡查、喊话、降落的一键化操作。而当无人机发现野泳人群时,操作员会立即通报水警船只和岸上的志愿者,开展劝阻行动,同时还能搭载一个应急救生圈,一旦发现有人员溺水会立即飞临上空,通过抛掷救生圈的方式,进行救助,而通过扩音喇叭空中喊话等无人机劝导,也将在今年防溺水中大量作用。
对于那些不听劝阻执意在水中充当“孤泳者”的市民,无人机也可以对其进行取证拍照,建立人员信息库,如该人员多次不听劝阻,民警将组织志愿者通过电话或者上门的形式将其野泳行为通报家人、单位、学校,针对性地开展防范宣传,加大劝阻力度。
为了加强防溺水巡查劝阻力度,禅城公安也将安排水警船只参与重点河段的野泳劝阻工作。“我们在日常巡逻中配备救援设施和喊话器,如发现河道中出现野泳者会第一时间靠近进行喊话劝阻,一旦发现溺水情况,也可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工作。”禅城公安水警中队指导员龙载表示,经过去年对防溺水工作的参与,水警中队已经积累了经验,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水警船的机动灵活的特性,持续开展救援和搜救演练,在守护东平航道的同时,结合空中警用无人机和“飞鸿联盟”防溺水志愿服务队,筑牢立体化防溺水安全网,共同为平安夏季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