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经英教育

考研还是就业,该怎么选择?

作者:经英教育 来源:经英教育 2023年08月26日

读研还是就业这个选择的本质是,选择一种方式来度过本科毕业后2...

读研还是就业这个选择的本质是,选择一种方式来度过本科毕业后2—3年这段时间。一方面,这是继大学四年之后又一成长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不论选择哪一条路,认真投入,都会有所收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面临无数次选择,你可以把这次选择当做 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决策是根据所获信息面向未来的冒险,我们自己及周围世界都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决策需要一定的勇气。决策也意味着取舍,有得必有失,完美的选项是不存在的。选择也因人而异,我们需要的是在全面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任何单纯的一刀切的观点,都是小马过河,需要审慎看待,避免被误导。
有部分同学无法做出选择,是因为还处在决策的“信息收集阶段”。 当我们对选项信息了解不够充分时,是无从选择的。 首先来看看考研方面: ● 读研能带来的成长和收获包括: 获得在一个领域更系统、深刻的学习机会;获得相关学习资源,提升学历;认识更多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获得一次换学校、专业、城市的机会;校园时光充值3年,暂缓就业压力等等。 但考研也并非一条容易的路。为大家分享几组数据: 1.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5万,增幅21%,创历史新高。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包括保研学生),今年落榜考生超过300万人。 2. 某重点高校2022届学生毕业去向意向调查结果显示,超70%的毕业生意向升学深造,而实际只有40%多的本科毕业生能升学,其中还包括20%多的保研学生。“二战”毕业生考研成功*不超过10%, “二战”失利学生与社会脱节严重、时间成本增大、求职较为困难。
3. 有学者对招聘平台岗位数据进行统计,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招聘职位占比为30%左右;本科学历足以找到好工作。 一些研究型岗位需要研究生,而对于实践型职位,本科学历往往就够了。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研,也不是大家都不要考研。 面对激烈的考研竞争,我们需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而考研? 而我们做出一个选择的底线是,能否承受其最差的一种情形。假如考研失败,是否能够承受? 再来看就业方面: 1. 2022年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因此,在大环境下, 毕业生求职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提升求职应聘能力。 2. 就业的结构性错位更为凸显。受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求优,“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这一错配现象普遍存在。客观条件下, 大家需要适当调整就业观念,结合自身条件,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 3. 《中国新闻周刊》4月14日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题报道中指出, “其实 企业的需求非常旺盛,每年学校推荐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可以达到12:1,甚至20 :1。” 因此,只要认真准备,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完全可以实现。 当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并非易事。一位拿到很多个offer的清华毕业生在访谈中分享:“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需要付出和考研的同学一样多的努力,去做好知识和心态的准备”。 从了解自我到了解工作世界,从行业选择到“人职匹配”,从知识储备到心态调整,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准备就业的同学可以尽早装点行囊准备启程。
1. 跳出选项看目标 本科毕业后的2—3年时间,你*希望收获的是什么? 是提高学术能力还是积累工作经验?哪个选项更能提供这些收获?假如读研,你希望研究生毕业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你*看重或*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工作本科毕业能否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有价值,你更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哪条路离这个目标更近? 2. 加强自我了解与沟通 你的兴趣、性格、能力,适合继续深造、从事研究生相关学习及科研活动吗?还是更适合直接工作,在工作中成长? 读研和工作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你需要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思考自己的志趣所在。 3. 确定选择的空间 明确时间底线:这个问题困扰你多久了?什么时候必须做出决定? 明确决策权:这个问题上,你的自主权有多大?这是一个选择问题还是一个适应问题?家里的情况及家人是否支持你做这个选择? 如果以上都思考了,大家可以搜索了解《生涯决策平衡单》,借助这个工具,考核考虑各方面因素,梳理得出一个自己的决策结果。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借用去年年底,张文宏医生面对同学们提问“即将毕业,应该考研还是工作”时写的《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中的话和大家共勉: 其实无论生在哪个年代,年轻人生活的主色调就是焦虑与希望并存。 生活的特点就是变迁与跳跃。这种变化与不确定性,有人喜欢,有人惧怕。每当我们走过一个年代回头看,会发现走过的路都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坚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唯有行动才能*有力地消除焦虑。希望大家尽早行动,过程尽力,结果欣喜。 最后给大家分享古典老师推荐的人生规划书单。 第*本:比尔·伯内特《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看完这本书,你也可以试试,像设计苹果电脑或者艺术品一样,设计自己喜欢的人生,非常有意思。 第二本:海克·法勒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这是一本作者画给小侄女的图画书。他采访了很多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只问一个问题: “生活教会你什么?“ 根据不同的答案,按照年龄,整理出每一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人生设计课》给你很多工具,这本书则告诉你,人生的每一个切片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第三本:王潇《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很少有人敢说这样的话,大部分都是按照社会或者爸妈的意愿过一生。因为他们的计划很清晰,而你没有,就只能随波逐流。 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有计划的人,去管理没有计划的人, 不管这个计划是不是你情愿的。王潇用了两个工具, 一个叫一生计划,一个叫梦想清单。 第 四本: 布赖 恩•费瑟斯通豪 《远见》。
作者是奥美的前CEO,他会告诉你,如何用 45 年的周期去看整个职业生涯。 大部分人都只是走到职业的前段,比如进入职场 5- 10 年的人,很难得有一个 45 年的全局观,去看看每个阶段会做什么事情。 这本书很有远见。 第五本:威廉 《优秀的绵羊》。
与其说是一本人生规划书,还不如说它是打破单一维度、标准答案的人生设计书。 作者是耶鲁大学的教授,他发现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活在特权的泡泡里,去投行、当精英,向着同一个方向赚钱。 看上去挺幸福的,但早就在洪流中失去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了。 有时候会是这样, 获得社会资源越多的人,往往会被社会资源绑架得更深。 像我这种没什么社会财富的,就很自在。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要成为优秀的绵羊。 第六本:张辉 《人生护城河》。
很多人问,什么叫核心竞争力? 张辉在这本书中,很清晰告诉你,什么才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职业的核心竞争力。 希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亲爱的同学们 你有了自己的打算吗 不管怎么样 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啦
愿 考研 的同学们顺利上岸 准备找 工作 的同学们找到心仪工作 你的决定是什么? 快来评论区告诉小樱吧 ‍
END
加微信咨询
贾老师 @济南经世英才教育
微信号:180******96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哪些高校能保研北大?2024年录取推免生3487人,生源高校156所 山东!济南!入选清华大学计划 最新!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附中国高校排行榜) 教育部公示!5所“新大学”来啦! 公示!山东这所职业院校拟申报职业大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