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数字化转型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企业运营和竞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过,现有文献集中探讨经营绩效(Usai等,2021;刘淑春等,2021;吴非等,2021)和组织变革(池仁勇等,2020;赵宸宇,2021)等方面,较少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由于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企业战略选择和运营最终决定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数字转型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伴随的微观后果,而且对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有重要实践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核心维度——国际化广度的影响。为梳理数字化转型对国际化战略影响的研究现状,使用以下两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EBSCO、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1)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关键词:数字化(digital)、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等;(2)企业国际化相关的关键词: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广度(international scope)、国际化程度(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国际化战略(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国际扩张(international expansion)和出口(export)等。在全面细致地收集文献之后,发现有关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影响的实证研究仅为6篇(如表2所示)。
然后,使用Python的urllib、pdfplumber和jieba等多个库爬取巨潮网中的上市公司年报,提取上述关键词在年报中出现的频率,并加总词频得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由于该指数有典型的“右偏性”特征,进一步对加总词频(+1)取自然数(吴非等,2021)。在稳健性检验中,借鉴张永珅等 (2021)的方法,使用公司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年末无形资产明细项中与数字化技术相关部分占无形资产总额的比例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替代变量。 3.中介变量:动态能力( DyCap )。借鉴赵凤等 (2012)、杨林等 (2020)和陈庆江等 (2021)的测量方法,从以下三个维度测量企业动态能力:(1)研发支出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知识、创新的重视程度,是形成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使用研发支出与总资产的比例来测量(赵凤等,2012)。(2)本科以上员工比例,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对企业感知、获取和重构能力有重要影响,使用本科以上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来衡量。(3)资产报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资源利用和经营管理水平,凸显了企业的资源分配和整合能力,使用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最后,将三个维度的得分标准化后取均值,分值越高意味着企业动态能力越强。 4.控制变量。考虑到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高资源消耗、高成本”的活动(刘淑春等,2021),企业需具备一定资源和能力才能实施数字化转型,因此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1)企业规模( Size ),使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2)资产收益率( ROA ),使用企业总资产收益率衡量。(3)成长性( Growth ),使用营业总收入增长率衡量。(4)资产负债率( Leverage ),使用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衡量。(5)现金流( CashFlow ),使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值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其次,由于高管团队对企业国际化决策有重要影响,控制以下高管团队特征变量:(6)两职合一( IsDuality ),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由一人兼任。(7)独董比例( InDirect ),使用公司独立董事总人数与董事会总人数的比值衡量。(8)高管团队规模( TMTSize ),使用高管总人数的自然对数衡量。(9)股权集中度( ),使用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衡量。此外,本文还控制了行业( Industry )和年份( Year )固定效应。主要变量的说明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