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人社局发布了《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停机切换公告》...
公告中明确: 2023年9月25日18时至10月20日0时 ,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相关业务将暂停办理;其中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业务从 10月13日18时至10月20日0时 暂停办理。 2023年10月14日18时至10月24日0时,人力资源市场系统同步调整,部分就业类服务暂停办理。 除了社保业务不能办理, 大家也需要关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个关键词。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在老有所养方面提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高,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截至目前,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经基本完成。 补充: 目前,养老保险基本处于省级统筹的阶段,也就是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养老保险是单独管理运作的,相互之间并没有打通。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就是要 把全国各地区的养老保险政策统一起来,一起进行管理运作,包括缴费政策的统一和退休待遇的统一 。这样,养老保险的运转会更加高效,作用进一步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都在全国统筹的范围内。因此,无论大家缴纳哪一种养老保险,都可以享受到全国统筹后带来的福利。 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 到手的养老金会一样多吗? 或许很多人会问,所谓“全国统筹”是否意味着大家拿到手的养老金一样多? 其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并不意味着大家到手的养老金一样多。 一般而言,养老金来源于三个渠道: 基本养老保险,也称为养老保险第*支柱; 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即养老保险第二支柱; 商业养老保险,即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由政府主导,其目的是保基本,全国统筹涉及的也是这部分。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的主体是用人单位,起到提高养老待遇的作用。商业养老保险则主要是个人行为。 显然,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都不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也不由政府主导;来源于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单位和个人,不会大家都一样,也不存在全国统筹。 需要注意的是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仅仅来源于基本养老保险的部分也不会大家都一样。 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资金筹集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账户的部分归个人所有,显然不可能大家都一样。 社会统筹的部分具有再分配功能,但个人能从社会统筹部分得到的养老金也与缴费年限、缴费水平等相关, 而这些是因人而异的。 三、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 有什么好处? 一、养老金足额发放有保障 全国统筹后,养老基金可以由国家统一调配。 部分城市经济发展好,年轻人多,老年人少,养老金缴费多,余额充足; 而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差,劳动力少,留守老人多,缴费收不抵支。 国家这个时候就能把多余养老金进行合理利用,减少国家经济压力。城市发展差的城市,也不用担心因为养老保险费收益少,导致发不出去,涨不起养老金的问题。 二、异地办事更便利 在全国统筹实现后,全国使用统一的养老保险系统,资料有错误,能及时更改,要办理转入转出,也能跨省直接办理,不用再跑回家乡, 找原先单位要各种证明再往返多地办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路费成本,对于异地打工人将简化办事的繁琐问题。 三、参保安全性更高 全国有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强化监督考核后,工作人员也必须依法合规地办理收费和养老金发放,不会再出现部分人员中饱私囊,导致已退休人员养老金少领、难发放的情况,切实地保证参保人的利益。 四、缩小地域差异 各个地区的养老保险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退休金政策是根据各地区工资差异合理制定的。因此,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缴费标准,但对于贫困地区的扶持,如全国资源的统一调配一样重要。 国家统筹并不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的每个人拿到的养老保险金额一样多。公平分配意味着仍然遵循“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的原则进行分配。 针对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内容设计 海量财务必备报表模板 +财务管理关键设计 通过案例带你系统掌握职场晋升秘笈! 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免费下载,限时领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