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琴社】 邵元复创建台湾梅庵琴社
邵更世 字元复,1923年生于江苏南通,邵大苏长子。
邵大苏极为称许徐立孙的左手指法,叮嘱邵元复细心揣摩学习。邵元复耳濡目染,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梅庵派琴学基础,并在父亲指导下,学完《梅庵琴谱》的全部曲目。
”
1
台湾梅庵琴社
1949年初邵先生赴台湾,1984年,邵先生在高雄组建台湾梅庵琴社,推广梅庵古琴艺术。
1988年邵先生在《北市国乐》上发表《谈古琴琴派》,1989年在高雄市文化中心举办的古琴古乐展上主持“琴乐之美”座谈会。1990年2月参加基隆文化中心举办的全省古琴巡回演奏,4月26日参加高雄……届港都国乐节的琴韵筝声演奏会,30日应高雄市古琴学会的邀请主讲《简介中国的古琴》,6月参加基隆文化中心举办的“雾社梧桐树林寻音”活动。1993年2月应高雄市广播电台《南风乐府》节目之邀,播讲《梅庵琴派的起源和发展》。4月下旬出席百立文教基金会与高雄文化中心为龚一举办的“两岸古琴名家深情对谈”雅集,8月在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十一卷第八期上发表《梅庵琴派的起源及发展》。
2
<梅庵琴谱>考证与研究
长期以来,邵元复一直记着父亲对他说的话:“梅庵琴曲皆为王燕卿夫子精选,除为其定节拍外,更每曲均经其增益、改进,务求既不失其正,复能雅俗共赏……”而围绕着梅庵琴曲所产生的种种说法,激发了他从事王燕卿改进琴曲的研究的浓厚兴趣。他开始搜集资料并着手比勘、考证。当他得知《龙吟馆琴谱》重新面世,兴奋不已,辗转托人始得微缩胶卷。最后他写成《<梅庵琴谱>考证与研究》,“其撰述内容订为如下三方面:一、将从诸琴谱中选得较接近可据之曲谱与《梅庵》所辑曲谱平行抄列(如《搔首问天》选择《五知斋》所辑‘《秋塞吟》,一名《搔首问天》’),相同处以黑字书写,改变之处则以红字书写,俾读者能一目了然其异同。二、考证各曲之首见年代及各谱收辑情形,乃至各家评介文字。三、分析研究王燕卿夫子对诸曲改进、增益之实际情形,予以论述介绍”。这是关于《梅庵琴谱》的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成果。
3
台湾版《梅庵琴谱》
与此同时,他在陈心园等梅庵琴人的帮助和支持下,重编《梅庵琴谱》,该谱分上下两集,上集包括影印的1931年初版《梅庵琴谱》、《琴曲字谱与简谱合编》,并在卷首影印初版《梅庵琴谱》书影、柳诒徵题字以及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遗像;下集中,《<梅庵琴谱>考证与研究》集中体现了他在梅庵琴曲比勘与考证方面的成果,《增录论著与书信》主要收录了徐立孙等梅庵琴人的乐律学论著、琴学论文与书信,《艺文鸿爪》则以收录与梅庵琴人相关的诗词酬答为主,最后是《邵元复书法选辑》,录其书法作品近三十件。上下集分别于1995年3月和10月出齐。邵元复在台湾出版《增编梅庵琴谱》,譔写琴篇,广收门徒,传授梅庵琴学,在琴坛产生相当影响,邵先生的弟子有郭晓薇、苏秀香、林方彪、陈信利、郑明全、徐宛中、李广中等人。
1996年,即《增编<梅庵琴谱>》刊行后的第二年,邵先生病逝于高雄。2000年12月22日,“梅庵琴忆——纪念梅庵传人邵元复先生古琴音乐会”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国际会议厅举行。该纪念活动由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主办、台南晨园琴筝社承办。
【编者按】本文根据严晓星《梅庵琴人传》相关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