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考研er大家好! 距离初试还有 不到50天 的时间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 备考关键时期 不少同学觉得自己复习效果差 变得越来越慌乱,觉得自己考不上 现在!赶快!停止这种想法 !!!!!
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定不要放弃 虽然说考研报名的人是很多 但和你们竞争的人比你想的要 少的太多太多 有网友曾写道到:
*图源网络 坚持到考试,走上考场你就已经超过一大半的人了! “我会是那个一直努力复习然后幸运上岸的天选之子吗?” 只要你想,你就一定会是。 看一组关于 “弃考率” 的数据 你就知道了为什么了 据不完全统计, 2023年考研人数达到 474万人 , 比上一年仅 增长17万人 , 比此前网传人数要少得多! 和前年21%的增长比例相比, 增长率出现了 大幅下降 。 部分地区公布了应考人数和实考人数, 弃考率*高达到了35%!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地方的弃考情况 西藏 西藏官方发布: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5573人,实考3649人。第*门考试开考,缺考率达到 35% 。
上海 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去年的考研人数达9.4万人,沪上部分考点的实际应考率达七成,也就是弃考率 约30% 。
陕西 陕西省报名考试16.8万人,实际参加考试14.32万人,参考率高,弃考率 14.31% 。
上海交通大学报考点 上海交通大学:报……,实考6000人左右,缺考率在 30% 左右。
在22年已公布的弃考率统计中,也不难发现弃考人数之多。 广东省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26.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21.3万人,参考率高,弃考率高达 19% 。 陕西省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16.8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14.32万人,参考率高,弃考率约 15% 。 南京大学报考点 2022年该报考点有8500人报名,实际确认通过人数7700人,未通过*约 9% 。 中国农业大学报考点 2022年该报考点有3721人报名,实际确认通过人数3240人,未通过*约 13% 。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疑问: 为什么每年都有这么多人弃考呢? 老师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 考研压力太大 考研不像高考,没有集中的三年让我们冲刺。也没有那么充沛的心无旁骛的备考状态。 甚至也没有那么多支持和理解。 所以在这场漫长的备考期间的压力是无形的,很多时候备考的学弟学妹 总是会给自己强加压力 。 “英语阅读错太多怎么办?” “今天的知识点都没怎么背,明天补来得及吗?” “我好像落后于别人了别人怎么复习那么快……” 但是如果每天都这样的话,心态是会崩溃的,再好的轮胎也会爆炸,所以 希望大家都能把心态放稳一些,不要自己给自己制造焦虑!
如果现在的你觉得复习喘不过气来,那么一定要把时间腾出来留给自己调整。 可以去外面看看风景,奖励自己一顿好吃的,花费的时间也不会耽搁太久。 感到压力太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以免压力太大,产生放弃的念头。 2 选择可能太多 尤其是应届生,会面临着工作、考研、考公、留学等一系列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兼顾所有,但是又想要兼顾所有。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既想着考研,又想着工作,在二者之间徘徊不定无法抉择,于是后期精力分散太过严重,考研复习得不够充分,只好选择放弃。 考研只是我们人生岔路口上面的一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又会与其他的选择相冲突,所以 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那么就坚定地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3 已经找到了工作 有一部分的同学在考研和工作都兼顾的情况下,虽然依旧备考,但关注着工作的消息,于是在考研初试前夕找到了工作。 当抉择的天平开始倾斜至工作这边时,有的同学就会选择放弃考研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中。 4 盲目跟风 人总是会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做什么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要这样做。 当一个宿舍里的一半的人都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会选择考研,于是在 没有预估好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实力的时候就选择了考研 。 但是当这场“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又会因为自身准备不足而选择临阵逃脱。 最后,老师想说: 无论你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只要选择了考研 就请继续坚持下去 给曾经勇敢选择的自己一个交代 坚持45天,坚持到上考场 你就已经比很多临阵脱逃的选手优秀了 “放弃往往很容易,但坚持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啊!”
🌟全年集训营🌟 ✅ 实力师资面授 ✅高三式封闭集训 ✅贴心督学服务 ✅劈波斩浪冲研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