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景昌先生创立的具有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异于传统,且治法简便而疗效显著。
穴位篇
一一部位(手指部),二二部位(手掌部),三三部位(前臂部),四四部位(后臂部),五五部位(脚底部),六六部位(足掌部),七七部位(小腿部),八八部位(大腿部),九九部位(耳部),十十部位(头面部),十一部位(后背部),十二部位(前胸部)。
基础篇
奇正相通
董氏称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其用意即蕴含虽为奇穴,实与正经相通之义。以董氏奇穴常用穴“灵骨穴”与“大白穴”而言,灵骨穴在合谷后一寸,大白穴与三间相符。其功效则在传统功效基础上又有发挥。
骨膜刺激
如上所述,董氏奇穴的穴位多沿骨缘分布,进针时亦紧帖骨缘,并且达到骨膜。骨膜神经末梢分布较为丰富,刺之可以得到较强的针感,由此引起显著的神经反射及相应的机体反应,因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气相求
董氏奇穴有以骨治骨、以肉治肉、以筋治筋、以脉治脉的方法。如“肩中穴”位于臂上肌肉丰隆处,故刺之可以治疗小儿麻痹之肌肉萎缩等。
活血化瘀
董氏奇穴中很多穴位均可以采用刺络放血。此与“宛陈则除之”的活血化瘀疗法一致,有其突出的效应。
穴位全息律
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与全息有相似之外。举“水金穴”与“水通穴”来说,此两穴在所在及所刺之处。正当全息倒象之气管及肺所在之外,其全息顺象则为下象肾脏所在。故本穴补气益肾作用强,治疗咳嗽、气喘等皆有奇效。
针法篇
动气针法
这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于进针得气后,在捻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决定出针和留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较好,则出针;如果病程较长,则宜留针,并可于留针期间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都继续不停的活动患处。
倒马针剌
倒马针剌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其针剌方法为:于一个部位同时取一组穴位针剌之,一般情况下同时取2-3穴,如此刺之可加强疗效。在正经穴位的针刺中亦可仿用此倒马针法,如同时刺内关与间使。
刺络针法
又称为放血疗法。董氏奇穴善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多年大病、久病难治之病,往往通过刺络放血,豁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用于刺络放血之后立即止痛。在董氏奇穴临床应用上,全身上下,无外不可放血,董氏奇穴刺络方法的特点是远离患处放血,效果突出。
刺病象法
所谓“病象”,即身体内部病变在体表的异常形态或颜色反应,如瘀斑、斑块样色素沉着等。刺病象法即于体表异常颜色、异常感觉或异常形态外进针。刺络法有时也于病象外下针。
治疗篇:
1.头、颈、项、面部的治疗。2.五官科的治疗。3.脏腑疾病的治疗。4.四肢及躯干的治疗。5.妇科疾病的治疗。6.杂症的治疗。7.放血疗法,倒马针刺等。因篇幅原因不在一一详述。
在董公所传七百四十多位穴位中,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穴位皆为成组的穴位,其观念的来源乃在董氏针灸特点:于,董公认为久病痹症,若只用一、两针来治疗,效用不高,且疗效较为有限,故发展出董氏针灸独特的倒马针法。 倒马针法即用三根针来治疗,以直三针常用,横三针较少用,视临床所需而灵活运用。例如董氏奇穴中的大间、侧间、小间,天阳、人阳、地阳,土水一、二、三穴,心灵一、二、三穴,以及上三黄、下三皇、三重穴等,皆为倒马针法的穴位,而在董公所传的穴位中,便有百分之六十为倒马针法成组的穴位,可见董公十分重视此针法的运用,且其具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