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精修班(创业班)
1.学习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2 .学习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病因特点!
3. 儿科学基础学习
4. 小儿推拿常用五十四个穴位
5. 学习小儿推拿常用九大单式手法
6. 学习善德儿推快速见效的特色手法
(排痰法 通鼻法 止泻法 通便法 退热法)
7 .学习小儿四大保健项目
(健脾胃增食欲 伤肺卫增体质 增高益智推拿 养心安神推拿)
8 .学习小儿常见肺系疾病
(小儿感冒,发烧,咳嗽,咳嗽过敏性哮喘等)
9 学习小儿脾胃系疾病
(小儿积食 腹泻 便秘 腹痛等)
10 学习小儿特色项目
(小儿近视 鼻炎 腺样体肥大)
11 学习儿科中医基础
(望诊(重点舌诊)问诊,闻诊,切诊)
12 学习中医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五行
13 学习小儿刮痧
14 学习小儿拔罐
15 学习脐灸
增加二选一项目(催乳或者产康 催乳学习大纲)
乳房解剖与生理知识
基础知识—母乳喂养
气血津液与乳房关系
脏腑经络学说
产妇营养需求
催乳食谱及食疗
产妇心理辅导
常见产后乳房疾病知识
疾病识别与预防
乳头皲裂调理
乳胀调理
乳腺管堵塞调理
乳腺炎调理
少乳调理
回奶
产康课程大纲
1 产后生理变化
2 营养指导
3 心理辅导
4 盆底肌修复
5 腹直肌修复
6 子宫复位
7 头面部放松手法
8 上肢部放松手法
9 肩背部放松手法
10 下肢部放松手法
增加脏腑推拿,柔性正骨,以及传统文化(道德经)和古中医文化(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医育儿)的学习。
脏腑推拿教学大纲 (脏腑点穴可以治疗常见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临床还治过各种疑难杂症)
基本手法:点穴 点揉:推;掐;摩,振
脏腑点穴手法,五大实操手法:
点按:以中指为主,食指无名指为辅,用适当力度作用在穴位上,上下点按;渗透到皮肤之下的穴位、经络、脏腑。深入激活和调动脏腑精气
点揉:在点按法的基础上,用适当的力度,由浅入深左旋或右旋
摩法:用鱼际处在皮肤上做圆周运动,主要用于摩神阙
推法:用掌根或鱼际或拳面,适当的力度在身体上循经直线运动,
掐法:用指指腹或指甲使劲掐住或夹住
实际使用的其它手法:
挑(拨);滚;拿;提;压
中医点穴及推拿
点穴(点法 按法 揉法 掐法 推法 拨法 捏法 摩法)
腹部推拿
可用于呕吐、胸闷、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等
摩神阙,团摩:可用于肠胃病、腹胀、便秘、小便数频、月经不调、失眠等
引气归元捏拿:此法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引导元气达到丹田
最后的灌气掌振:此法可温肾经、补元气、以防痛经、月经不调、遗精、阳痿
柔性正骨教学大纲
1.解剖学 2.中医基础之经络学说 3.诊断技术(摸骨诊断) 4 病症分析
5 病症鉴别与诊断 6 正骨手法(推法 拿法 按法 点法 拨法 扳法)
7 复位手法 8 综合手法运用 9 矫正技术 10 体态评估 11 行走体态评估
12 站立体态评估 13 拉伸和放松技术 14 热敷,冷敷与正骨结合15 康复训练指导
传统文化结合古中医学习内容(微信群学习)
《道德经》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医育儿》《归真医学》
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古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实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通过学习古中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核心概念,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医学领域的体现,从而更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 丰富中医知识储备:古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包含了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总结。学习古中医能够让人们了解中医发展的源头和脉络,掌握古人的诊疗路和方法为现代中医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