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一段时间了,有些宝贝已经适应了新学期忙碌的学习生活,但有些宝贝却还不在学习状态,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这些“新小学生”经常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老师“告状”,家长们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办!
1、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反映“心不在焉”!
一年级新生们,常见的开学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了。小学课堂相比幼儿园,人数多了一倍,小学老师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一一监督,课堂内容也相对幼儿园单调一些,需要孩子主动投入注意力。所以,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就在这个时候暴露出很大问题!
应对办法:
小学一年级的课堂,相对还是趣味性比较多,老师会用起伏的语调、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主要分为视觉注意和听觉注意两类。
针对视觉注意,家长可以和孩子玩“眼球追踪”游戏,将一个玩具放在孩子面前1米的距离,然后缓慢移动,要求孩子头不动身体不动,只有眼球跟着动。需要注意的是,一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关键的时期,一定要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一张自己的写字桌,桌子上不摆放太多花哨的用具,提供一个干扰较低的学习环境。
针对听觉注意,可以和孩子玩“拍词语”游戏,家长念一篇小故事,让孩子听到某个词语时拍手,从短故事开始慢慢进阶到长故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听觉注意的指向性,也增加了听觉注意的维持时间。
2、上课小动作多,影响其他同学!
一年级的课堂,对很多“新小学生”而言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面前的笔盒、铅笔的笔芯、橡皮擦的图案、课桌的抽屉、窗户的窗帘等,经常表现出左看看右盼盼,动来动去,什么都可以玩起来。
应对办法:
孩子小动作多,首先要排除是否是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触觉感受敏感,衣服领子稍微高了脖子就不舒服,动来动去;对声响很敏感,很容易被课堂以外的声音吸引。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大脑觉醒不够,要通过小动作来提高大脑觉醒度,所以有些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动作。
强调坐姿端正,可以作为小动作多的应急措施。每天在自己的小课桌前,头顶一个塑料盘子端正坐姿30秒,然后1分钟,1分30秒,慢慢增加时间要求。切记不要在孩子做小动作时大声呵斥和打骂,这样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行为,小动作会更加频繁。
3、字迹太丑,作业经常被要求重做!
上了一年级,突然要写的字变多了,而很多一年级的老师对字迹要求很严格,如果作业字迹潦草,都会要求孩子把这道题甚至这项作业重做。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作业本来不多,但是因为经常要重写重做,作业时间就变长了。
应对办法:
字迹不端正,写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这些大都因为孩子的手部精细控制差,手部力量不够,握笔不太有力,写起字来自然飘飘然了。
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控制和手部力量,家长常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硬笔临摹,不仅熟悉了生字,还可以练练笔画笔顺,把字写好了。但是家长一心想让孩子临摹,孩子却常常哭闹不配合,于是就会上演“字帖大战”。家长不妨换个好办法,买一些虚线画,让孩子认真用铅笔一个一个描实虚线,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点。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增加锻炼的趣味性。
在平时生活中,让孩子洗碗、拧毛巾、洗袜子、洗小裤裤,都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控制,和孩子一起做这些家务还增加很多温馨的亲子时光。
4、不听老师指令,老师说东他做西!
家长们还经常接到一年级班主任这样的投诉,“你家孩子太不听话了,我说什么他就当没听见,课堂要求一点不配合”。这类孩子在家可能也表现得不太听话,经常坐在电视前,家长叫吃饭叫很多次也不理会。
应对办法:
不听指令,和孩子的听觉能力有关,人脑处理听觉信息,首先通过耳朵接收声音信息,之后大脑理解信息告诉身体是动手写字还是动脚走路等。
孩子不听指令,或者干脆对大人和老师说得话充耳不闻,很可能是孩子的听觉理解能力不够,听觉反应较慢,能听到的信息长度短,对短的句子能理解,比如“睡觉了”、“吃饭了”能够听懂,但是复杂长一些的就很困难,更不要说理解课堂上老师的要求了。
家长可以在家多给孩子布置“任务”,经常让孩子帮忙自己拿东西。一开始可以是“请你帮妈妈拿一把头梳和被子”、慢慢过渡到“请你到书房拿爸爸的钢笔,到厨房拿一个粉色杯子给妈妈,然后打电话告诉爷爷明天上午11:00到某个地方吃饭”这种复合的任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