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甥超超,学习一直很主动,每天一到家就先写作业。但最近...
我的外甥超超,学习一直很主动,每天一到家就先写作业。但最近一年他接触了短视频,回到家总要先刷一会儿抖音、快手。这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而且刷完之后,他的学习主动性会衰减,半天提不起劲。超超身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以前他很容易快乐,被老师夸奖了,上课回答对了问题,晚饭做了爱吃的菜……随便一个都能让他开心好久。自从开始刷短视频,他就不那么容易感到快乐了。
玩手机时,有趣的短视频内容层出不叠,超超看得笑声连连。可一离开手机,就无精打采索然无味,经常不愿意放下手机,缠着父母要多玩一会儿。老师的夸奖不再能带来强烈的快乐,他对周围发生的事也变得漠不关心。时常,父母叫他一声都没有反应,或者好一阵子才有反应。超超妈妈心里犯嘀咕:“玩个手机,怎么把孩子性情都玩变了?”让表姐日渐不安的是,每一天,超超都仿佛越来越依赖手机——他开始哼唱“抖音神曲”,学短视频里流行的舞步和花手;以前*喜欢的熊出没、喜羊羊动画片,现在看必须开1.5倍速看,不然就嫌剧情太慢,看得不得劲。学校里不能玩手机,但他和班上同学聊天,时不时就会蹦出几个短视频“流行词”,话题也总是围绕着热门的短视频内容。就仿佛,他的注意力一直没有从短视频里离开过。
表姐跟超超提过:“没事玩玩手机,可以。但不要太沉迷,更不能影响学习。”超超答应得好好的,可表姐观察发现:无论超超在做什么,一旦手机意识到就在自己身边,就没有心思做其他事情,眼睛总是往手机那里看。
超超的变化让表姐心里警铃大作,她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精神鸦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沉迷手机的孩子。公交里、地铁上、餐馆中、道路边……捧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小孩,一抓一大把;去谁家做客,大人们在桌上觥筹交错,小孩们在桌下刷短视频,一刷就是一晚上;孩子总是缠着大人要手机,不让玩,要么没精打采提不起劲,要么哭着闹着要玩手机。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25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明知道玩手机不会让*变好,却从中体验到很多很多的快乐,哪怕眼睛已经刷得很酸涩,注意力还是没法离开。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机短视频激活了大脑负责“快乐”的区域。一篇发表在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的论文显示:当我们看到精准切中喜好的短视频时,大脑中某个部位的神经元会释放多巴胺。多巴胺能带来愉悦感,使人感到兴奋、激动、满足、快乐。读书、运动、看电视也能激活多巴胺,但远不如刷短视频激活得那么快、那么爽。手指一放,一拉,愉悦感就铺天盖地涌来,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成本。轻松一按就能得到大量快乐,这种愉悦感点燃机制,仿佛毒品一样,极容易让人上瘾。因此,短视频对孩子来说,无异于“精神鸦片”。不但会干扰孩子的正常成长,时间长了,还会形成一种有害的条件反射。
就像超超,现在只要一看到手机就心神不宁,仿佛动物看见肉一样,下意识就“馋”了起来。想要玩手机的愿望,盖过了考出好*的愿望,成为他心里*大的期待;即使给他玩手机,渴望也不会得到抚平。反而会因此短视频的奖励机制,一次次激活多巴胺分泌愉悦,更加沉迷手机。花最小的力气,获得*大的快乐,身边有这样的“精神鸦片”,真的很难不上瘾。
尽管如此,表姐也竭力引导超超意识到:短视频里的内容,跟现实生活是两码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得到很多掌声;想要像短视频里的孩子那样被很多人赞许,现实中要付出一些努力。简单来说:引导孩子直到,想变优秀,不可能光靠“精神鸦片”。
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孩子会有所醒悟,从过度上瘾里抽离出来,站在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审视短视频内容。就像超超在学校里经历的一件事——老师上课时,一个调皮的男同学模仿短视频里的段子,乱接老师的话,扰乱了课堂秩序。老师批评了这个男同学,并且跟全班同学强调:老师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可以捣蛋。这对超超造成了一种冲击:在短视频段子里,接话的小孩太机灵了,被全班同学敬仰,连老师都对他五体投地。把段子搬到现实中,这个小孩不会被崇拜,只会挨老师训、被同学笑话。超超感叹:“段子不是真的,老师还是喜欢认真听课的孩子。”
这种区分段子和现实的能力,在心理咨询中叫做“现实检验能力”。超超班上这位调皮的同学,现实检验能力就比较弱,分不清什么是段子、什么是现实。这类孩子无法好好适应现实,尤其容易对短视频上瘾。而超超经过妈妈的引导和自己的观察,逐渐意识到:段子是段子,现实是现实。短视频中的内容,对现实生活其实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意识到这一点的超超,感到短视频对自己的吸引力好像没有那么大了。因为已经意识到短视频是假的,就不会再全情投入,奖励机制对多巴胺的激活作用,也不再那么强烈。从超超对短视频态度的变化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一点:现实检验能力,是戒掉“精神鸦片”的关键所在。有的孩子不对手机上瘾,是因为他们更加关注现实中发生的事。而这些事情,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快乐。很多心理学家都在告诉我们:快乐是有层次的。短视频带来的快乐,是*低层次的感官满足:想要别墅就可以住上别墅,想要掌声就可以得到掌声,想吃美食就可以吃到美食。感官满足会带来强烈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本身并不会持续很久。
所以超超放下手机后会体会到一种绵长的空虚迷茫,这种滋味并不好受。但放下手机,投入现实,就有机会创造更高层次的快乐:情绪被照顾的快乐。情绪被照顾的快乐,是指孩子感到孤独时,父母会抱一抱他;孩子渴望关注时,父母会关心一下他;孩子感到愤怒时,周围有人会安抚他。这种快乐不但会让人感到愉悦,还会带来一种饱满的“被爱感”,使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感到心里安定踏实。孩子的情绪经常被照顾,就不容易沉迷于感官快乐。就像表姐,为了帮助超超戒掉手机,她格外关注他的情绪变化。每天接他放学时,都会问:“你今天开心吗?”“有没有难过时刻?”“发生了什么新鲜事?”通过询问和倾听,尽量确保超超的负面情绪能被安抚,焦虑不安能被看到,收获成长能被共情。如此一来,超超就会因为得到了比感官愉悦更美好的体验,对现实怀有更多美好的期待,并且愿意为更好的现实付出努力。
回头想想,超超戒掉手机瘾的过程,也是从低层次快乐走向高层次快乐的过程。他之所以沉迷手机短视频,其实是想缓解压力烦恼、感受愉悦满足。此时他真正需要的,不是戒掉“精神鸦片”,而是一种更好的带来愉悦满足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用更高层次的快乐,覆盖掉低层次快乐。回到超超身上——当表姐意识到超超玩手机的心理动机,就觉得“堵不如疏”。比起要求超超马上戒掉手机,更好的方式是:在继续允许超超空闲时玩手机的基础上,给与、引导他去创造更高层次的快乐。比如,玩手机超过半小时,表姐会询问超超:你觉得哪个视频最有意思?光看屏幕是不是挺没劲的?我们去现场看看吧。表姐知道,超超一般喜欢奥特曼相关内容,接下来她会带他去盲盒店、玩具店、手办店,看看奥特曼的新电影、新玩偶。
来回可能会花两、三小时,但过程中,表姐可以跟超超聊一些情感层面的内容,照顾抚慰一下他的情绪;逛街过程中,引导超超和店员聊天,请店员回答他感兴趣的问题,满足他的好奇心、求知欲、交流欲等等精神层面的快乐。最后,在能力范围内,给超超买一个价格合适的玩偶,或者淘宝上找一个同款平替。买的时候还跟超超交流:可不可以把玩具拿到学校。跟小伙伴一起分享?如果不能带玩具去学校,可不可以多拍一些照片,拿到学校和小伙伴分享快乐?这里有没有好朋友会喜欢的东西?可不可以买一个合适的小礼物给他,增加一下友谊?透过这一系列行动,超超体验到了短视频和现实的不同。并且切身感受到:现实中得到的快乐,比看短视频更强烈、更美好;看短视频没法让我越来越好,但脚踏实地做好手头的事,我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有力量,而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每一个孩子心里,高层次的快乐都不可或缺。只有情绪受到照顾,才不会依赖肤浅快乐来补偿匮乏的内在;只有能够检验现实,才能够区分幻想和真实世界,活在当下。不管孩子每天花多少时间玩短视频,他们真正需要的,仍是现实中的爱与关注。唯有心里装满爱的孩子,才能有效拒绝一切诱惑,带着力量和自信奔向更好的未来。
德瑞姆心理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