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试卷结构与特点济南市市中区202406初二下学期期末语...
一 试卷结构与特点济南市市中区202406初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结合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设置。“立德树人”是命题考查总原则,基于“核心价值、素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课程标准》是命题考查的总依据,统编本教材是命题考查的总抓手。突出方向性,坚持科学性和公平性,反映时代性和民族性。试卷包括2024中考新题型五大模块,即“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根据新中考,出现了多个创新点。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共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 考查模块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6分1.情境语段,难度较小2.情境语段,难度中等3.情境语段,难度较小4.考查语言运用,4分,难度较大5.考查语言运用,3分,难度较大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课内外比较文言文阅读20分6.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实词,3分,难度较小7.考查课内外文言文虚词,3分,难度中等8.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判断,3分,难度中等9.考查课外文言文断句,2分,难度较小10(1)考查课内文言文翻译,3分,难度中等(2)考查课外文言文翻译,3分,难度较大11.课内外文言文内容分析,3分,难度较大(二)诗歌阅读和传统文化常识7分12.考查古诗词理解和分析,3分,难度中等13.考查古诗词鉴赏之分析形象题型,4分,难度较大(三)课内古诗文默写8分14.考查名句默写,8分,难度中等三、名著阅读7分15(1)考查《经典常谈》,3分,难度中等(2)考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分,难度中等四、现代文阅读31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16.考查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理解与判断,3分,难度较小17.考察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理解与判断,3分,难度较小18.考察非连续性文本赏析词语,4分难度中等19.考察非连续性文本拟写标题,4分,难度中等(二)记叙文阅读17分20.考察内容理解与分析,选择题,3分,难度较小21.考查记叙文品味语言之赏析语句(自选角度),4分,难度中等22.考查记叙文段落作用,5分,难度较大23.考查记叙文重点语句理解,5分,难度较大五、写作60分24.命题作文,考查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60分,难度中等。三 考点分析
四 试卷总结此次济南市市中区初二期末语文试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涵盖了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突出核心价值引领,人文素养立意,彰显的育人功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整体难度较大,新题型出现较多,要求学生细心谨慎,稳住心态,并且对知识点需要灵活运用。1. 积累与运用:一共5题,前3题各3分,第4、5题7分。基础题的考查加了情境性语段,以情境性语段中考查字音字形、成语、语病的形式出现,内容选自初中阶段课内字词及生活中常见易错字词。成语和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中考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注意及时反复积累及易错点辨析,避免失误。语言运用第*问考查演讲稿开头,难度较大,需要根据主题黄河文化进行撰写,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第二问考察宣传标语,要求按照主题要求,也是提醒学生应试的多面性、灵活性。2. 古诗文阅读:(1)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文选自课内《马说》,为八上篇目,乙文节选自《晏子春秋》。近几年中考选文涉及议论说理、写人记事、人物传记类,涉猎全面,综合考查学生文言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复习全面,明确各类文章特点,针对作答。此次依旧考查课内实词、虚词及内容理解掌握情况,整体难度不大。第一题实词考查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要注释等;第二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涉虚词一直是部分学生的薄弱点,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牢固记忆,灵活运用;第三题内容理解涉及涉及内容概括、艺术手法分析、主旨主题等,考查较综合。第四题断句题难度不大,需要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划分,此次考查可以借助语意断句。本次翻译语句对实虚词考查都包含,如“或”“食”“道”“贤能”,需要结合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作答,也再次印证了文言理解全篇的重要性,需要夯实课内基础,迁移课外阅读。第11题内容理解题,需要读懂乙文的大意,根据具体情节解释,并且在作答过程中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切忌将原文与答案剥离作答。(2)诗歌阅读和传统文化常识《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坐》是作者病后所作,上阕写鹅湖自然风光,如老人历尽沧桑后的恬静平淡,绘景状物,渲染气氛,突出愁字,花鸟也知有情。下阕开头剖诉心曲,感情陡转,通过两具典故委婉抒发对统治集团迫害爱国志士的畴及自己对仕途已经失望的无可奈何的心态。但随后词人又在大自然中找到解脱。最后两句,倾吐出老弱多病的切肤之憾。有沉哀茹痛之语,无剑拔弩之势。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不知”二字,以“衰”、“懒”二字写出词人隐居鹅湖,病后衰弱,不知不觉筋力疲乏之感,“但觉”复转进一步,强调出上楼登高眺望,新近越来越见慵懒无聊,流露出“烈士暮年”无用武,“壮心不已”竟蹉跎 的悲愤和凄怆,较之其激昂慷慨之作。意象清丽,色彩鲜明,涵义隽永,精妙至极。下片用殷浩无故遭贬,司空图无奈退隐的两个典故,貌似旷达而实含怨忿,感慨颇深。此词则表现得深婉、沉郁,别具一格。近几年中考古诗词选文涉及以词和律诗为主,文体涉猎较为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能力,屡次改革都有所涉及,题目灵活多变。第一题为古诗词理解和分析的选择,需要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有充分的了解,对细节考查较为重视。第二题考查赏析颔联,需要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艺术手法以及把握全诗的情感,并结合诗句翻译,根据全诗内容来解答。(3)名句默写的题目,均选自课内古诗文,诗句内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审美性、蕴含哲理、抒发爱国情怀、崇高思想、坚强意志等美好情感,描写优美意境等。同时强化古诗文名句实际语境中的理解性记忆,难度不大,需注意书写的准确度。3. 名著阅读:名著阅读题以主观题目的形式考查,考查《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综合阅读。新教材要求“三位一体”的阅读,将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名著进学考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举措。试题从作者、题材、情节、人物等维度入手,呈现原著内容,指向“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识记情况要准确、积累范围要广泛。同时也要注意审题。4. 现代文阅读:(1)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形式,围绕同一主题,多则材料多个角度共同组成,往往包含文字材料,图片图表材料等多种形式。非连续性文本特点文学性弱,实用性,逻辑性强,多为科技文化,教育,健康等主题。非连续速读方法,首先略读全文,知道哪部分大概说什么即可,第二,看题,根据略读印象定位题目对应文段,第三,细读文段,按照题目要求提取有用信息。此题前两小问都是关于材料的内容理解与分析判断,对应到原文中进行比较;第三小问考察结合材料内容提出建议,难度较大。(2)记叙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赏析文本能力以及作答时语言表达能力,分值为19分。此次选文为《一段叫父爱的距离》,整体来说题目难度中等,文章洋溢着丰富的主题内涵,文章艺术手法娴熟,语言真挚感人,兼具心灵之真和艺术之美,属文质兼美的文学类文本。此次第一题考查文章的内容理解与分析,精准定位后再理解判断,难度不大。第二题是考频极高的品味语言,此题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去赏析,属于基础题型。第三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注意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四题为重要语句理解,综合性强,对学生理解领悟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5. 作文:此次作文为命题作文《为了那份荣耀》,由写作题目、写作要求等构成。第*,审题立意。作文题目“为了这份荣耀”,今年的作文题目,在命题视野上,在写作思路上,都迈出了一大步首先,要破题,抓住关键词——荣耀。什么是荣耀,荣耀指什么?荣耀,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城市的热闹、国家的荣耀,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荣耀,也可以是生活的富足、家庭的温暖、个人成长的丰厚。这是我们可见的荣耀。那么在荣耀背后呢?其次,抓住第二个关键词——为了。为了,为了这份繁华,为了心中目标,为了梦想信念,落脚于幕后,你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大家做了什么。为了这份荣耀,我们采取行动,我们付出努力,我们奉献才华。为了,经历了变化,完成了升格和进阶,是一条逐步完善的路径,是对繁华的有力支撑。第二,选材构思。试题引导语中,命题人指导学生写作角度,既可以写家国情怀,也可以写亲情温暖,还可以写个人成长。此次命题,视野开阔,延展性强,既关注社会大环境,也关照成长小环境。 关注天材教育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咨询课程:点击公众号→发消息→联系我们
详细咨询
"济南天材教育升学规划"是济南市槐荫区天材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基于教育宝SaaS管理系统开设的店铺, 若该店铺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 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依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