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总体评价从总体情况看,本次2024届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紧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内容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对高中三年所学习的历史知识以及答题技巧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会用历史眼光观察世界,会用历史思维思考世界,会用历史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索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试卷结构和往年高考试卷基本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在大纲理念、试卷结构、题目数量以及题型等方面。本次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历史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历史能力的考查,展现历史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1. 遵循考试说明,注重基础试卷紧扣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贴近教学实际,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无论是必修内容,还是选修内容,许多试题都属于常规题。部分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做足教材文章,侧重于中学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对正确地引导中学历史教学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 考查全面,注重知识交汇点试卷全面考查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要求的内容,具有较为合理的覆盖面。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在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中得到了有效的考查,构成试卷的主体内容。同时,试卷注重了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如选择题第4题,材料分析题第18题。3. 植入历史文化,突显社会热点试卷植入历史文化,凸显新课标理念,将历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用历史的方式体现在了试卷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是一种非常好的考查方式。“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本份试卷难度中等,着重强调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考察知识点既紧扣教学大纲,结合了当前的时事政治,又独辟新径,从全新的角度考察了常规知识点,使考生既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从题目自身要求作答。对于主观题,着重对框架类主观题进行了考察。总之,本份试卷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并且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情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以及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有一个好的准备二、各题知识点及题目难度分析题1考察先秦经济发展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2考察春秋战国礼制变革,有一定难度,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3考察宋代阶层流动,属于简单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4考察明清经济发展,难度较大,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5考察明朝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属于简单难度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6考察工农群众的历史作用,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7考察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8考察改革开放,属于简单难度题,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9考察中国外交变化,属于简单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10考察图文理解历史,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六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题11考察西欧经济的发展,属于简单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题12考察空想社会主义,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五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题13考察一战的评价,属于简单难度题,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题14考察美国对外投资变化,属于中等难度题,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八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题15考察英国地位的下降,属于简单难度题,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八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题16考察汉唐江南经济的发展,,涉及史料的综合分析与使用,属于中等难度题,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17考察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鸦片战争,涉及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六、七、八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18考察解放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涉及建国前后上海工业的相关内容,属于中等难度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九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上学期。题19考察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涉及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三、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比例1. 本次历史试题注重基础和历史综合素养,注重主干知识考察,解答题入手比较容易,难度渐进提高,思维量有所提升,各部分所占分值与其教学课时量是相符的。本次重点考察内容及所占分值:中国史占分66分,选择题1--9,大题16、17、18,其中中国古代史占分24分,近现代史占分42分。世界史占分34分,选择题10--15,大题19题,其中世界古代史占分6分,近现代史占分28分。知识点题目分值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汉朝、唐宋、明清、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工业发展、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以及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等题1--9,16、17、18 66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古时期的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二战后国际新秩序、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等题10--15,19342. 本次考试考察难点主要是:(1)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掌握的不够清楚、一些历史名词的混淆(2)知识不成体系,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建立不起来(3)主观题语言的概括组织,以及知识点的全面灵活运用四、变化及创新本次考试所考察的知识点以中国史为主,中国史占比比以往考试略多一些。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对阶段特征的把握。尤其是大题,着重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知识点的结合,以及小论文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五、复习建议本次考试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应该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因为所考察知识点比较细致、全面,这要求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要重视历史论文类试题的解题技巧总结;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整合归纳,建立知识框架,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点,培养发散思维,实现知识从识记、理解到应用的转化。另外,一些重要事件的时间、一些容易混淆的辨清楚,建议平时采取对比式复习,以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准确性,从而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减少不必要失分。总而言之,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只有紧扣书本知识,方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关注天材教育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咨询课程:点击公众号→发消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