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百川教育

MPAcc会计案例分析优秀论文:央企ESG信息披露框架及对管理会计的启示研究——以中国电建为例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1日

关注百川 一站式论文写作指导一、引言ESG的概念自提出以来...

关注百川 一站式论文写作指导

一、引言ESG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我国的ESG建设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尽管与国际标准不断趋同,但是仍然缺乏细化的信息披露框架。关于ESG报告的编制、内容、流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披露标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进行相关的案例研究有利于对其进行补充和推进。央企是政策执行的先行者,对于ESG这一新型发展理念,央企有责任主动响应,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践行ESG发展理念,做好ESG的信息披露工作。中国电建是电力行业的企业,2021年披露了《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可以看出其在ESG报告的编制和披露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国内的企业对于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中国电建的ESG信息披露情况,推动央企ESG工作更好的落地,同时为其他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文献综述(一)ESG信息披露的动因企业对ESG信息的披露是十分必要的。Solomon和Lewis(2002)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将随之提高。投资者对于ESG评级较高的公司似乎更加青睐,企业会为了迎合投资者的喜好增加披露意愿。肖华和张国清(2008)运用事件分析法,发现当负面影响事件发生时,管理者倾向于进行更多的环境信息披露,以期为企业带来正面的宣传效应。Nofsinger等(2019)认为企业的价值不但通过经营绩效得以体现,社会责任活动的价值表现也有着重要意义,利益相关者对于社会收益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也通过这一类价值表现对企业进行区分。投资者可以利他地重视社会收益,因此更喜欢投资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表现出相似价值的公司,企业也会出于符合监管政策的动机进行ESG信息披露。马文超(2016)通过“宝钢”和“鞍钢”的案例研究发现,为了应对政策管制压力,企业会倾向于增加环境信息披露。披露ESG信息的企业还可能出于融资需求。Dhaliwal等(2012)发现公司在进行公开披露后,通常会发行股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改善企业的资金状况,减轻企业的债务压力。黄溶冰等(2019)针对高污染行业进行统计,发现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获取投资者支持,具有更高资金需要的公司有着更大的倾向美化自身的环境指标,以得到更高的评价,提高市场的认可度。(二)ESG信息披露的作用Alsayegh等(2020)认为,社会责任披露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提高长期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表现对于公司业绩的提高很有帮助。Gillan等(2021)证实了ESG与市场、领导力及风险和绩效的相关性。徐光华等(2022)基于我国2016~2019年A股制造业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企业ESG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二者明显正相关的结论,政策发布后的披露才更有效。证券市场上的表现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Busco等(2020)对ESG的评级与股票的价格收益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ESG综合评分较高的行业和企业会更受投资者的欢迎。周方召等(2020)通过对我国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和超额回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披露ESG信息的企业可以提高融资成功的概率。如上所述,Dhaliwal等(2012)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白牧蓉和张嘉鑫(2022)认为,与未披露或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相比,较好披露ESG信息的公司融资成本更低,其融资成功*也更高。(三)ESG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框架设计Kotsantonis和Serafeim(2019)认为,ESG报告反映了社会的信息需要,反映了企业利用各种资源,包括自然、社会、人力等资源影响社会的方式。张飒(2017)认为,ESG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可靠的监测数据,以及有关部门要求提交的指标,在ESG披露指标的确定方面,应分行业制定,并且逐步扩大披露范围。马险峰等(2016)对国外企业的信息披露经验进行了总结,就如何提高披露程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比如要根据“影响显著性”来界定披露的必要性,更多地披露可比性强和披露成本低的指标。王丹励和管竹笋(2017)分析了联交所ESG指引和可持续报告编写指南等的关键绩效指标,认为公司在披露时要体现行业区分度。何竽婷和卜君(2022)提出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导向进行ESG信息披露框架设计,扩大ESG信息披露的应用范围,在框架中确定报告披露载体,披露框架的格式要规范。孙玥璠和武艳萍(2016)归纳了国内外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发展现状,指出要缩小指数构建导致的披露质量之间的可比性差的问题。(四)文献评述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ESG的绩效评价,但是我国还在探索ESG信息披露框架是否可以像财务报告一样进行统一和规范,并没有成熟的ESG信息披露框架,目前的规定比较零散,企业在选择披露内容时往往选取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导致ESG信息的披露质量参差不齐,降低了可比性,不同行业和规模下的信息比较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本文结合中国电建自身的特点,对其ESG信息披露的框架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以及对管理会计的启示。三、央企ESG信息披露框架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指出,力争到2023年实现央企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正处在ESG信息自觉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的过渡阶段,我国央企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状况持续进步。《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2022)》显示,2022年,央企上市公司超过六成设立了ESG主管部门,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另外有17.7%的公司计划近期设立。基于全球各证券交易所ESG信息披露指引中引用的主流标准和国内相关部门的规定,包括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2021年12月)、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的《企业ESG披露指南》(2022年4月)以及央企的特殊性,确立如下的央企ESG信息披露框架。(一)环境议题央企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时应将对环境法律法规等的遵守情况作为首要目标,尤其是针对一些强制性披露制度要求披露的内容,资源的利用情况也是环境保护部门和社会关心程度比较高的话题,这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该议题下应披露的内容至少包括:(1)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制度建立执行情况;(2)资源利用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3)污染治理和排放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三废”、碳排放);(4)环保技术投资及绿色清洁能源开发情况;(5)受环境部门奖惩情况。(二)社会议题央企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民生责任等。一方面,企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等基本方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另一方面,企业要落实主业,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员工权益,突出市场和行业贡献。该议题下应披露的内容至少包括:(1)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客户反映情况;(2)员工的培养、福利和流动等情况;(3)供应链管理及行业贡献情况;(4)创新及社会公益参与情况。(三)管治议题完善央企的治理体系,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央企集团在组织制度和管理层面比较成熟和完备,应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发展要求,以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目标为导向,公开企业战略规划和实施情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此外,作为央企应该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管治议题应披露的内容至少包括:(1)治理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股东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治理结构);(2)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章程、内控制度);(3)风险管理及资产监管情况;(4)信息披露制度。四、中国电建ESG信息披露案例分析(一)电力类央企ESG信息披露情况电力行业是基础能源的重要支柱之一,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碳行业,碳排放市场开始公开交易时,电力行业也成为交易试点的先行者,目前多数企业仍处于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ESG的整体水平可以显示其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1.披露形式及研究情况2022年12月国资委颁布的央企名录显示,央企包括企业(集团)98家,其中电力类共16家。通过搜索企业(集团)的官网发现报告的披露情况如表1所示,2022年16家央企电力类企业(集团)中14家进行了ESG相关报告的披露,其中12家仅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既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又单独披露了ESG专项报告,体现了对ESG工作的重视。此外,12家企业在相关公告中表示进行了ESG相关工作的部署,南方电网成立了能源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构建电网工程的ESG评价体系。在这些企业中,有5家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入选了“央企ESG·先锋50指数”,2家企业成为第一批中央企业ESG联盟成员,ESG研究工作获得了认可,部分企业获得了国内或国际与ESG相关的奖项。

2.编制依据与指标披露企业在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时,编制依据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企业参考了多种编制依据,其中国家电网引用了8种、中国华能和东方电气引用了7种。对14家电力类央企发布ESG相关报告的编制依据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被引用次数*多的编制依据为全球报告倡议组织(以下简称“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以下简称CASS-CSR-4.0),其次为《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

ESG报告的编制没有统一标准,企业一般参考多种指导性或实践性的指引,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自身信息发布的需要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披露,即使同是电力类企业,披露内容的差异也很大,报告使用者在进行比较分析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受到影响,应用难度大,特别是没有单独披露ESG专项报告的企业,大多缺少了关键议题识别的过程,在披露内容的选取上缺少有力的依据,说服力相对较弱。指标披露方面,电力类企业的环境类指标披露程度参差不齐。针对各企业环境指标披露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部分企业如华能集团披露环境指标数量接近20个,除披露了环保总投资、节能技术改造投入等之外,还详细地披露了光伏装机容量、火电氮氧化物排放等情况,并且披露了近5年的指标对比数据,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而有些企业仅仅披露了5个指标,并没有按照行业细分标准全面展示环境数据。并且各企业的披露口径差别也很大,比如能耗方面,有的企业会披露万元产值办公能耗,有的企业披露万元营业收入能耗,这对于报告使用者来说比较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半以上企业缺少开发清洁能源相关信息的披露。社会信息的披露方面,企业信息披露的完整度普遍较高,内容涵盖企业纳税情况、员工的福利保障、员工满意度、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部分企业还披露了残疾人和少数民族雇用人数、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情况。此外,一些企业还进行了公司负面信息的披露,如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员工流失的情况。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方面,企业都进行了组织架构和制度公开的披露,表达了对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披露主要停留在制度的构建和机构设置上,对于很多自愿性披露内容,比如高管信息、内部控制信息等却很少涉及,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平衡各方利益的方式没有得到体现。总的来说,即使同为电力行业的央企(集团),ESG信息披露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企业对ESG披露的关注力度不够,信息披露的流程管理并不完善,披露形式和内容不规范,很多企业缺少关键性议题识别,指标的选取和测定自主性较强,对于ESG信息的披露缺少针对性和说服力,因此总结和学习行业内外先进的披露经验以填补自身的空缺是十分必要的。(二)中国电建ESG信息披露情况1.披露过程中国电建的ESG管理架构由董事会决策并进行监督,并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报告的编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品牌和社会责任处,ESG工作领导小组专事专办,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等统筹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的编制工作,联合外部专家对报告进行审核。2.编制依据与结构中国电建已发布10份《社会责任报告》,在2021年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并在报告中说明了编制依据(如表3所示)。报告编制引用并标明引用GRI标准38项、CASS-CSR-4.0标准68项,其中,GRI标准和CASS-CSR-4.0标准在报告后按照企业报告顺序分条进行对应索引,规范明晰。

报告的主体分为管治篇、环境篇和社会篇三部分。管治篇从五个维度进行阐述:完善公司治理、廉洁风险管控、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保障客户权益和高品质供应链;环境篇包括四个维度:完善绿色管理、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绿色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篇包括四个维度:深化伙伴共赢、恪守安全红线、关注人才发展和倾心社会公益。企业于2021年才开始将ESG报告单独披露,此前的ESG研究成果体现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尽管企业单独披露了2021年度的ESG报告,但是经营绩效、员工权益、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指标仍然与以前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指标可比。指标的选取也与行业通用指标相符,这保证了报告使用者可以较容易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中国电建2017~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内容板块划分如表4所示,企业根据政策和自身发展需要对披露内容进行调整,创新、合作、环保、人才、公益和社会责任是企业持续披露的重点内容,其中绿色环保部分披露的内容逐渐完善细化,与行业核心指标的重合程度不断加大,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公司注重责任组织的搭建和责任制度的完善,社会责任管理愈加规范,有章可循、执行有效。

中国电建的《社会责任报告》板块划分明晰,版面清晰,文字、图片、图表、数字等使用得当,突出了企业的特色,十分具有辨识度和感染力,并且有侧重点,关键议题如廉洁风险管控、应对气候变化、关注人才发展等方面单独成节,对于专业术语在附录中进行解释,最后附有调查问卷,结构完整,可读性强。3.实质性议题的识别与披露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显示(如表5所示),中国电建进行了实质性议题识别,构建了实质性议题分析二维矩阵,确定了43项ESG实质性议题,包括管治议题的责任战略、责任治理、社会责任培训等11项,社会议题的保障工程质量、坚持创新驱动、保护客户隐私等26项,环境议题的开发清洁能源、节约能源资源、强化排放物管理等6项,议题详细充分,满足了实质性要求。

如图1所示,从“对中国电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对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两个维度,对筛选出的43项议题的重要性程度加以判断分析,确定ESG报告年度的重要性议题,这两个维度体现了内部外部的平衡。经过矩阵判断得出,保证工程质量、开发清洁能源等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外部利益相关方都十分重要,作为重点披露内容。

企业将这些实质性议题根据类别和重要性重新编排,将这些议题融入各个内容板块,通过关键绩效指标披露进行展示,对于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情况如表6所示。2017年企业披露了经济绩效指标19个,2018年及以后增加到28个;2017年披露环境绩效指标8个,2018年及以后删除了清洁能源累计开发规模和清洁能源年度投资两个指标,但是仍然保留了清洁能源相关章节;社会绩效指标的披露数量5年内稳步增加,更加注重对员工情况和社会公益参与情况的披露。

五、对管理会计的启示(一)将ESG报告作为专项报告进行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关注多方利益主体,使用场景宽泛,披露的大多是定性问题,相比较而言,ESG报告更加关注市场投资者,企业需要全面展示各个维度的实践情况,并清晰地划定报告范围,执行“不遵守就解释”的原则,对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的信息披露更加格式化和规范化,行业针对性更强。(二)管理会计指标在评价企业ESG信息披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电建2022年披露的ESG报告指标可以分为“经营绩效”“科技工程与管理”“合规经营”“责任供应链”四大板块。但在报告正文中长篇幅提及的公司在节能减排、碳中和及资源节约上的成果并没有在披露指标中体现。除去基本以财务会计指标评价的经营绩效外,其余三个板块的指标大多属于管理会计指标,如“科技工程与管理”板块中涉及科研投入资金、专利申请、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合规经营”板块中涉及合同履约率、培训进行次数和参与人次等指标整体上来看,管理会计指标在评价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ESG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是一个转型的信号不同于财务会计从报表的层次对企业业绩进行说明,ESG信息披露作为评价公司的全新维度,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的视角,给广大投资者一个全新的视角观察公司的治理情况。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这样的变化是正向积极的。从央企的角度来看,ESG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是一个转型的信号,在国内普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考虑企业的全局发展,构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摒弃盲目追求财务数据的增长,在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管理转型已然开始。毕业论文指导百川一站式论文写作指导,精选高校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论文导师包括清华、北大、央财、天大等顶级学府导师,特别针对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各大知名院校本科、硕士的毕业论文写作,涉及专业包括金融、MBA、MPA、MPAcc、MEM、EMBA等热门专业选题、开题、中期答辩、论文数据模型、后期答辩等专业指导服务。如果你有论文难题,添加下方老师微信预约论文写作导师1vs1服务。特此声明:百川论文指导不提供任何代写服务

论文全程班学员好评

论文VIP班学员好评

百川一站式论文服务

加微信咨询
百川李老师 @百川教育
微信号:158******71

资深管理类联考辅导专家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河北工业大学同等学力中心盛老师莅临天津百川教育总部! MBA创新管理优秀论文:财务管理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基于国家电网财务部推出的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案例的思考 学信网认证!天津理工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办学管理硕士MPM招生简章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4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复试政策 2025研究生考试初试*公布及复核通知!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