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金鹏会计培训

2025版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变化点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点击下方【预约】直播一、相关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

图片

点击下方【预约】直播一、相关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百二十七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3.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情况自行判断是否符合相关优惠事项规定的条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自行按照《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管理目录(2017年版)》中列示的“享受优惠时间”自预缴申报时开始享受或者在年度纳税申报时享受优惠事项。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2号),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B表最新文件)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3号),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自2025年10月1日起废止。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7号),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A表最新文件)二、思维导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可在预缴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预缴环节可享受增加:专用设备抵免政策,可以预缴申报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见下表:

图片

除了以下列举的事项外都可以享受: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2.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3.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4.企业招用脱贫人口就业扣减企业所得税5.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扣减企业所得税6.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企业限额减征企业所得税7.符合条件的公司型创投企业按照企业年末个人股东持股比例减免8.技术进步、更新换代固定资产加速折旧9.常年强震动、高腐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10.外购软件加速折旧11.集成电路企业生产设备加速折旧12.企业外购软件加速摊销四、申报表变化点(一)增加附报事项项目。在“优惠及附报事项有关信息”部分增加“职工薪酬”和“出口方式”项目。

图片

(二)调整“预缴税款计算部分”相关项目。1.在“营业收入”项目下增加“自营出口收入”“委托出口收入”“出口代理费收入”等项目,由涉及出口业务的企业填报。(1)生产销售企业出口货物的,应就其出口货物的收入计算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通过自营方式出口的,应将其出口本企业生产或销售货物对应的收入纳入营业收入进行申报;通过委托方式出口的,应将其委托出口本企业货物对应的收入纳入营业收入进行申报。除纳入营业收入申报外,出口企业还需进一步申报上述两类出口收入的具体情况。  (2)从事代理出口业务的企业,应将其出口代理费收入纳入营业收入进行申报,并申报具体情况。同时,为规范代理出口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以代理,包括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方式代理出口货物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需要附报《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提供委托其出口货物的委托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出口货物涉及多个环节的,应填报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等情况。实际委托出口方是指出口货物的实际生产销售单位,原则上应为境内主体。若上述企业填报的是报关行、货代公司等非实际委托出口方或非境内主体,应作为自营方式,由该企业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案例1】A公司从事代理出口业务,接受B公司委托出口其生产的货物,涉及多张海关出口报关单,共计1000万元人民币,收取代理费10万元。预缴申报情况如下:  A公司应申报营业收入10万元,其中出口代理费收入10万元,同时应在《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中逐笔填报B公司委托A公司出口的海关出口报关单号,并将B公司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及对应的出口金额分别填入实际委托出口方名称、实际委托出口方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出口金额栏次,最终B公司对应的出口金额合计应为1000万元。  B公司应申报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中委托出口收入1000万元。  【案例2】C公司从事代理出口业务,接受D公司委托出口其代理出口的货物,涉及一张海关出口报关单,共计1000万元人民币,收取代理费10万元。C公司与D公司确认,该批货物实际为D公司接受E公司委托办理出口。D公司向E公司收取代理费12万元。E公司是境内实际生产销售单位(境内真实货主)。预缴申报情况如下:  C公司与D公司、D公司与E公司均是委托代理关系,但只有C公司是实际报关出口的代理公司,E公司是该批出口货物的实际委托出口方。因此,C公司有义务填报实际委托出口方E公司的相关信息。C公司应申报营业收入10万元,其中出口代理费收入10万元,同时在《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中填报对应海关出口报关单号,并将E公司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及对应的出口金额1000万元分别填入实际委托出口方名称、实际委托出口方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出口金额栏次。  D公司与E公司是委托代理关系,但D公司不是实际报关出口代理公司,应申报营业收入12万元,但无需填报“出口代理费收入”栏次,无需报送《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  E公司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销售方,也是实际委托出口方,在预缴时应申报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中委托出口收入1000万元。  在本案例中,如果C公司没有在《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填报E公司相关出口情况,应作为自营方式,由C公司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2.参照年度纳税申报表优化思路,根据最新财务报表样式增加“销售费用”“其他收益”等项目。3.在“投资收益”项目下增加明细行次,由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在明细行次填报股权处置收益等具体事项和金额。纳税人进行股权处置的,均应填报具体事项和金额。

图片

(三)增加“抵免所得税额”项目,供适用专用设备抵免政策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自主选择填报。

图片

图片

案例:甲公司在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对2024年购置的专用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该设备购置价为100万元,本次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为60万元。甲公司1-9月利润总额为100万元,三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选择享受抵免所得税政策。根据2024年第9号公告规定,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2025年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为60万元,则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即50万元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该企业当年可抵免5万元。10月申报预缴所得税:100*25%-5=20万元(四)增加“销售未完工产品的收入”项目,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填报,进一步明确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预售收入申报要求。

图片

(五)修改《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总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A202000)表单名称和数据项。

图片

1.调整总分机构税款分摊计算方法。将汇缴环节总分机构分摊税款计算方法推广至预缴环节,即企业先对截止到本月(季)度应纳所得税额进行分摊,再由总、分机构分别抵减其已分摊预缴税款,并计算本月(季)度应补(退)所得税。  需要说明的是,汇总纳税企业如果不存在注销分支机构、分摊税款计算不准确等情形,无论按原计算方法,还是按新计算方法,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若汇总纳税企业前期预缴环节未准确计算分摊税款或当季发生分支机构注销情形,新计算方法将通过全量分摊方式,对全年分摊税款重新计算。2.基于计算方法调整的需要,在行次上增加“总机构分摊”“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等项目,在列次上增加“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等项目。3.将表单名称修改为《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总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案例】A公司是2024年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A公司分别在山东省、陕西省、天津市设立了B、C、D分支机构。2025年9月,天津市D分支机构注销。A公司与各分支机构均按规定及时并准确完成汇总纳税信息备案。2025年第1季度预缴时,B、C、D分支机构的分配比例分别为10%、40%、50%。第2季度预缴申报时,A公司发现第1季度分配比例计算有误,C、D分支机构的分配比例应为30%、60%。  A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利润额400万元,第二季度累计实际利润额700万元,第三季度累计实际利润额1300万元,第四季度累计实际利润额1200万元,不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A公司各季度税款和分摊情况如下:  1.A公司各季度税款计算税款计算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实际利润额40070013001200应纳所得税额100175325300本年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100175325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100751500(-25)总机构累计分摊25(100×25%)43.75(175×25%)81.25(325×25%)75(300×25%)总机构累计财政集中分配25(100×25%)43.75(175×25%)81.25(325×25%)75(300×25%)分支机构累计分摊50(100×50%)87.5(175×50%)162.5(325×50%)150(300×50%)  2.分支机构税款分摊计算  第一季度预缴申报时,B、C、D分支机构均参与分配,按照10%、40%、50%分配比例计算,具体如下: 原方法新方法分配比例金额分配比例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B10%5(100×50%×10%)10%5(50×10%)05C40%20(100×50%×40%)40%20(50×40%)020D50%25(100×50%×50%)50%25(50×50%)025分支机构合计50100%50050  第二季度预缴申报时,发现分配比例计算有误,应按照10%、30%、60%的分配比例计算,具体如下: 原方法新方法分配比例金额分配比例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B10%3.75(75×50%×10%)10%8.75(87.5×10%)53.75(8.75-5)C30%11.25(75×50%×30%)30%26.25(87.5×30%)206.25(26.25-20)D60%22.5(75×50%×60%)60%52.5(87.5×60%)2527.5(52.5-25)分支机构合计37.5100%87.55037.5  第三季度预缴申报时,由于D分支机构已经注销,其不再参与分配,已经缴纳的税款也不再重新分配,B、C分支机构按照20%、80%的分配比例计算,具体如下: 原方法新方法分配比例金额分配比例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B20%15(150×50%×20%)20%22[(162.5-52.5)×20%)]8.7513.25(22-8.75)C80%60(150×50%×80%)80%88[(162.5-52.5)×80%)]26.2561.75(88-26.25)D00052.552.50分支机构合计75100%162.587.575  第四季度预缴申报时,根据上述计算规则类推,具体如下: 原方法新方法分配比例金额分配比例实际应分摊所得税额累计已分摊所得税额实际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B20%0(-25×50%×20%)20%19.5[(150-52.5)×20%)]220(19.5-22)C80%0(-25×50%×80%)80%78[(150-52.5)×80%)]880(78-88)D00052.552.50分支机构合计0100%150162.50?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于部分文章无法鉴别有真实法定的原创者,如对版权有异议,请及时在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本文来源:小颖言税

图片

图片

加微信咨询
鲁老师 @金鹏会计
微信号:158******08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

微信咨询
相关资讯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思维导图(20250714更新) 我公司是6月买的汽车,我在7月报第二季度所得税的时候, 能不能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期间费用会计分录题 我公司准备装修办公楼,请问装修相关的支出,是计入维修费等费用化?还是应该资本化计入房产税原值?应如何界定? 收藏学习!202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