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里,马来西亚留学还是“含金量高、学费低、易毕业”吗?...
在你心里,马来西亚留学还是“含金量高、学费低、易毕业”吗?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么请看这个“2025最新版的马来西亚避雷贴”!
如果全都能接受,那么马来西亚留学就放心冲!1. 学历含金量:定位要清晰,别盲目高估马来西亚的学历含金量还远没有达到与欧美院校比肩的高度,就读体验也远远不如,马来西亚是一个穆斯林的发展中国家,公立前五和私立前二在国内认可度也只达到强一本的水平。虽然英语普及度很高,但是各族群有自己的口音,留学体验远不如发达国家。虽然排名上比很多985院校排名高,但是在国内的含金量远不如国内985。上海交大(# 47)和浙大(# 49)与马来亚(# 58)相似,但马来亚国内认可度远不如前两所。
但如果孩子的*只能够读3本、民办和大专,那大马QS前300的院校就是*优解。大马这些院校要排名有排名,录取要求相对较低。高排名+不看高考*+雅思5.0+,就完胜98%无国际排名的国内院校。2. 学费悄悄涨,成本一年比一年高这两年,马来西亚公立和私立院校的学费都在 “悄悄涨价”:有的专业涨幅 5%,有的直接冲到20%-30%。比如马来亚大学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人工智能等 5 个热门专业,学费涨幅达 20.5%,从原来的约 7.3 万马币涨到了 8.92 万 - 9 万马币;泰莱、思特雅等校的医学、计算机专业,*高涨幅更是 30%,连语言班注册费都跟着涨了 10%-20%。泰莱计算机科学学士(2024):132762马币
↓
泰莱计算机科学学士(2025):135738马币,上涨约5000rmb整体上,大马的学费是一年比一年上涨的。今年签证费又上调600马币,加上新出的6%教育税,比起去年入学的学生,起码多交了1-2w人民币。对于有意向的家长和学生,请留意最新的学费变化,往往去年的学费到今年就不一样了,请提前做好规划和打算。3. 申请人数暴涨 = 教学质量提升?马来西亚:NO!大马现在的留学人数已经不能把它归为“小众留学国家”了。2025 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全球教育服务中心(EMGS)收到的中国申请就有 5876 份,稳居国际申请人数榜首。
2023-2024 年,它更是超过德国,成为中国留学生人数第七多的国家。
但人数激增的背后,是教学资源的 “跟不上趟”。一般正常学校会根据教室规模限定招生名额,满额就停止申请;可马来西亚部分院校在教学规模饱和的情况下,还会继续招生,这也导致某UKM大学的学生们只能上网课。
作为公立 “五大” 中的一所,至今还有大量大一、大二留学生在宿舍上网课,或者分配去另外城市租借的教室,明明千里迢迢来留学,却连线下课堂的资源都享不全,实在得不偿失。4. 退学率高:光鲜排名背后,是学业的 “硬门槛”别被 QS 排名迷惑,马来西亚高校的学业压力可不小,马来亚大学国际本科生挂科率估计四成左右,理工大学工科挂科率更是超三成……退学率高的核心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基础跟不上课程强度。得益于相对宽松的录取政策,高考300-400 分的学生也能申到 QS 前 300 的院校,但其中不乏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很容易 “掉队”。能排这么高,学业要求和设置也是够格的,尤其是那些要求基础功扎实的理工科,教授默认学生已有足够的物化生和数学基础,这时候如果不好好学+钟能掉队。
我见过一些学生第一个学期就喜提4个fail,自信心大受打击,第二学期学业难度加大,因为跟不上直接摆烂,最后干脆直接退学了。现在家长还在为焦头烂额呢,虽然可以转学,但是又要担心其他学校会不会一样难毕业。
留学马来西亚,优势与风险并存。选校前,既要看清它对*普通学生的 “跳板价值”,也要警惕资源跟不上、学业压力大的现实问题,理性规划才是关键。注: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院校情况及招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