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是国际学校的学生,性格敞亮,学东西主动——但英语基础一直没搭牢,词汇从来没系统背过。之前在别的机构上过课,可模式太死,没针对她的问题调整,解题思路一直捋不清,分数卡着不动。要兼顾学业、标化和留学申请,压力堆得像山,她有时急得掉眼泪,可笔从来没放下过。最后用1个月...
YoYo是国际学校的学生,性格敞亮,学东西主动——但英语基础一直没搭牢,词汇从来没系统背过。之前在别的机构上过课,可模式太死,没针对她的问题调整,解题思路一直捋不清,分数卡着不动。要兼顾学业、标化和留学申请,压力堆得像山,她有时急得掉眼泪,可笔从来没放下过。最后用1个月把总分从5.5提到6.5,四科都有进步——这份成果,首先得算她自己拼出来的。教育从来不是老师单方面灌,是师生一起使劲儿的事儿。
出分情况:入学模考5.5,针对性学完后考了6.5。
YoYo的备考心得:找对方法,真的能破瓶颈。我基础一般,第一次模考才5.5,眼看申请季要到了,急得不行。短时间针对性学下来,终于拿到6.5——虽然不是*高分,但这段日子攒的经验,比分数更值钱。
之前光瞎刷题没用,后来改成精听:挑一段材料反复听,直到每个词都听懂,再跟着读。慢慢发现,我抓细节的能力变厉害了——原来漏的小词,现在能抓住了。
老师教了平行阅读法,我才学会带着问题读文章,还总结了题型技巧:匹配题找关键词,判断题别信化的话(比如“all”“never”这类词,大概率有问题)。
原来我总想着用华丽辞藻,后来才懂雅思写作要的是逻辑。现在写作文固定四段:开头摆明观点,两个主体段各讲一个论点,结尾总结。每段都有明确的主题句,再用细节撑起来——比如写“环保”,就举小区垃圾分类的例子,不是空喊口号。
之前背标准答案,一考试就卡壳。后来改成准备自己的真实故事:比如讲“难忘的旅行”,就说去年和妈妈去青岛看海的事儿,细节全是自己的。每天用手机录音练习,回听的时候标出错的地方——比如“he go”改成“he goes”,卡顿的地方就多练几遍。考试时不追求完美了,反而更敢说了,流畅度上去了。
备考最难的不是做题,是心态崩。我也有过瓶颈期,连续几天做听力都错一堆,感觉自己白学了。这时候就放下书去跑步,或者看部喜剧电影——反正别死磕。备考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歇会儿再跑,反而更有力气。
YoYo妈带她来的时候,急得不行:孩子要升12年级了,学业、兴趣、标化堆一块儿,压力大得老哭,可还在坚持学。当时离要出分就1个月,班课肯定来不及——班课得跟着大家进度,她会的地方浪费时间,不会的地方没机会补。我就建议她上一对一,能精准查漏,比如她词汇弱就重点补词汇,阅读顺序乱就专门练平行阅读法。
YoYo刚来的时候,问题挺明显的:第*,词汇量不够——有次题目问“echolocation”者的职业,她填了“sonar”(声呐)和“bats”(蝙蝠),其实原文说的是美国动物学家唐纳德·格里芬,正确答案是“zoologist”;第二,阅读顺序乱——比如某段有Q2和Q3,她做完Q2就跳下段,直接漏了Q3;第三,解题没方法,正确率忽高忽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搞了“三步单词法”:第一步,我一对一考她单词,不会的挑出来重点背;第二步,督导老师读单词,她1秒内说词义,练辨音;第三步,拼写检查——前两步会了,再强化拼写。然后教她平行阅读法,比如同一题型的题,先找关键词,再读原文找答案。慢慢她阅读顺序顺了,细节也能抓住了。
YoYo听力的问题是:简单对话(比如生活场景)能得分,可单选、配对尤其是Part4的学术演讲就懵。我帮她理了三点:第*,明确听力考啥——单词的音、拼写,同义替换,还有审题预判(比如填名词还是动词);第二,抓逻辑信号词——比如“but”“because”后面往往是重点;第三,练同义替换——比如题目里的“important”,原文可能用“vital”,得敏感这些替换。
YoYo写作的问题:静态图乱列数据,流程图逻辑不顺,大作文论点不明确,还有主谓不一致、介词用错的语法问题。我让她改:静态图按“数值大小”或“类别”分组,先写*大值、最小值,比如“A地区的失业率是10%,是B地区的5倍”,次要数据不用写;流程图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连起来,比如“制作巧克力的第一步是采摘可可豆,接着发酵,然后烘干”;大作文论点得直接回应题目,比如问“社交媒体好不好”,就说“社交媒体让沟通更方便,但也让面对面交流变少”,再用“我朋友每天刷微信,很少和家人聊天”这样的例子撑起来;语法每天练10道题,重点改主谓不一致(比如“she play”改成“she plays”)。
YoYo口语的问题:词汇单一,语法错得多,卡顿,发音平淡像背诵。我让她用“录音反馈法”:每天录10分钟口语,回听时标出错的地方;然后练核心话题——比如“人物”就说她的班主任,“地点”就说家附近的咖啡馆,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最后模拟考试,让她从“背诵”变“交流”,比如考官问“你喜欢读书吗”,就说“我喜欢读推理小说,比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面的逻辑特别吸引人”,不是背“是的,我喜欢读书,因为能增长知识”。
YoYo的进步,*关键的是她自己主动——上课认真记笔记,每天完成额外的单词任务,瓶颈期也没放弃。教育从来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事儿,是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针对问题调整方法,一起使劲儿。
蘑菇教育从2010年开始就坚持“用心做教育,是关键”——我们不搞模板化,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找方法。像YoYo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只要找对路,真的能突破瓶颈。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