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考研的同学,多少都听过“水旱区”吧?说白了就是公共课和统考专业课改卷松紧——水区松、给分高,旱区严、分低,这直接影响初试分,后续调剂也受牵连。*严的旱区得先提北京——上岸难度直接拉满五颗星。不是一般狠,同一份主观题答案,比黑龙江这类水区低5-10分是常事。北京了,换...
27考研的同学,多少都听过“水旱区”吧?说白了就是公共课和统考专业课改卷松紧——水区松、给分高,旱区严、分低,这直接影响初试分,后续调剂也受牵连。
*严的旱区得先提北京——上岸难度直接拉满五颗星。不是一般狠,同一份主观题答案,比黑龙江这类水区低5-10分是常事。北京了,换水区能冲80+;狠,想上60分难度陡增。专业课也分情况,清北这类自主命题校,题难还压分,110分就算高分;北航、北科倒相对温和点。
江苏难度四星,公共课给分比北京、上海松,但比东北、西北的水区严。政治考70+挺常见,英语75+的高手也不少。不过专业课要注意,南大、苏大这类自主命题校会“压分控线”,怕分数线太高引舆论。
上海也是公共课压分的重灾区,难度四星。政治主观题扣得严,英语作文、翻译比北京压得还狠。专业课两极分化:复旦、交大自主命题的题难还控分;双非校专业课给分松,但架不住公共课拉后腿。所以报上海的同学,要是一志愿没上,调剂特别难——公共课分数被压得太低,根本拼不过水区的。
黑龙江是出了名的“玩命水区”,难度两星。政治主观题比北京、浙江这类旱区松太多——同一份答案,在黑龙江能比旱区高5-10分。英语更明显,翻译写作部分,旱区一般扣10-15分,黑龙江考生能少扣3-5分,所以英语想考60+比旱区容易多了。不过对一志愿考生来说,大家都在一个水区,影响不大;但调剂的时候优势就出来了——公共课分数比旱区同水平的高,调去其他省更有竞争力。
吉林也是典型水区,难度两星。政治主观题比北京、上海松,也轻。一志愿考生没差,大家都松;但调剂的时候,公共课能比旱区高3-5分,尤其是政治、英语,调去南方院校特别有优势。而且吉林不只是公共课松,专业课也温和,综合难度比全国平均低,适合想公共课求稳或者打算调剂的同学。不过要注意,头部院校的热门专业竞争越来越大,得结合自己实力和院校命题特点选。
甘肃是“小水区”,难度三星。公共课评分松,但专业课要看学校:兰大这类自主命题校,题难还考学术前沿,评分严;西北师大、兰州理工这类非校,专业课题适中,给分也温和。适合公共课基础一般,但专业课扎实的同学——不过报自主命题校得注意,学术要求高,得重点准备专业课。
水旱区对初试分的影响直接拉满——首先是总分差距:北京、上海这类旱区,政治英语主观题比水区低8-15分,同一水平的考生,总分能差20分以上。比如黑龙江、云南的水区,可能只相当于旱区的55分,看着分高,含金量其实低。然后是专业课,旱区985的专业课均分比同类水区院校低10-20分;水区的双非校甚至会故意“放水”,吸引调剂。
调剂的时候影响更大——首先是门槛:旱区的低分考生根本拼不过水区的,因为高校先看总分;有的水区院校调剂公告直接写“优先一志愿报旱区的”。然后是分数含金量的问题:旱区考生调剂得主动解释“我们那压分”;有的院校调剂系统里隐晦写着“优先同等级阅卷区的”,潜台词就是怕水区的分太虚。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