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的“零门槛”是假的——不考数学、参考书看着好读,把文学、外语甚至理工科学生骗过来,以为死记硬背就能跨界,其实要的是对热点的敏感度、实务经验还有藏在背后的文化资本。报考的人多,学校复试还有隐形门槛,好多400+的都被刷了。2025年复旦大学新传专业学位复试线37...
新闻传播学的“零门槛”是假的——不考数学、参考书看着好读,把文学、外语甚至理工科学生骗过来,以为死记硬背就能跨界,其实要的是对热点的敏感度、实务经验还有藏在背后的文化资本。报考的人多,学校复试还有隐形门槛,好多400+的都被刷了。2025年复旦大学新传专业学位复试线370,武汉大学新传学院复试线365-370。软科2024年新闻传播学排名前三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法学是考公岗位数量的“体制内通行证”,可司法考试通过*常年不到20%,加上公务员“员额制”缩编,现在变成“先考研再考公”的套娃卷——红圈所15%的头部律所垄断80%高薪岗位。全国80%的法学教授、60%省级以上法官检察官都出自“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2025年法学院学硕复试线360-375,专硕340。
25年国家线猛降14分,可文学还是所有里线*高的。就业市场持续萎缩,加上考编刚需,文学考研变成学历通胀和生存焦虑的残酷博弈——国家线连续六年涨,2023年A区363分,比2017年整整涨了58分,现在380分都成调剂市场的“乞讨门槛”。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复试线404。
教育学考研的“卷”,本质是教育体制转型和职业安全焦虑撞出来的资源争夺战。要考教师编,就得先过教育学这关,可“双减”把百万教培从业者的退路毁了,基础教育编制门槛又往上飙,现在变成跨学科来的“难民”和师范正统军抢机会。比如华南师范大学,教学(语文01方向)复试线385。
计算机是互联网黄金时代的“镀金专业”,现在不行了——算法岗招聘缩水80%,大厂要“985硕士+顶会论文”,跨学科的和本来学代码的挤在一起抢饭吃。408统考是大趋势,26考研好多院校把计算机独立命题改成408,27考研肯定还这样。比如国防科技大学,2026年及以后考研,计算机科目要调整成“计算机专业基础(408)”。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