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见Nina,是个又高又瘦的国际学校女孩,身上带着点留学生的淡气质——刚转去英制学校,急着要雅思7分。倒不是为了别的,年级不低了,学校说7分以上能免修校内雅思课,这样就能腾时间写文书、拼学术竞赛,赶紧为申请铺路。但起步练听力时,Nina有个超明显的毛病——每次作业或...
第一次见Nina,是个又高又瘦的国际学校女孩,身上带着点留学生的淡气质——刚转去英制学校,急着要雅思7分。倒不是为了别的,年级不低了,学校说7分以上能免修校内雅思课,这样就能腾时间写文书、拼学术竞赛,赶紧为申请铺路。
但起步练听力时,Nina有个超明显的毛病——每次作业或模考,她先追着问“这次是6还是7?”等看到分数,错题压根不看。让写错题分析,她就说“没听见”“漏听了”“错过去”。一开始老师每天给作业反馈时,会帮她把真正的问题拎出来;后来不直接给答案了,改成提问——逼着她自己找问题。
转折点是地图题课。上课的时候,Nina反应总慢半拍——一问才懂,她听听力时总先转成中文再想,就是老师说的“双语走法”。看着保险,其实特拖节奏。比如剑桥14里有题,听力说‘Pass the bridge’,她脑子立刻翻成‘过桥’,从main entrance直接走到G点,可正确答案是D点。这里藏着个知识点:‘Pass the bridge’是路过桥,‘Across/through’才是穿过桥——就差这一个词,答案差十万八千里。
思维问题解决了,轮到*磨人的细节——拼写和复数。Nina不是不认识单词,就是‘好像会’但写不对。原因太典型了:现在学生作业都在手机电脑上做,拼写错了点一下就自动改,时间长了,手写的时候哪还分得清a和e、i和y?暑假密集练的时候,老师带着她刷填空题,每一个拼写错都要抽查,反复记。到最后形成肌肉记忆——不用想,笔拿起来就写对。
从‘只追分数’到‘主动找问题’,Nina的变化里,藏着蘑菇教育*在意的事:不只是帮学生,更要把学习方法的底层逻辑给建起来。就像家长总问‘我家孩子差在哪?’其实不是笨,是没找对方法。在蘑菇,我们信这个——方向对了,每一步都不算白走。让每一次错,都变成下一次的机会;让每一次练,都离想去的未来更近一点。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