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本科在读生里,不少人读到一半就动了转学或转专业的念头——有的刚开学没两周就喊着要换。*常见的就三种情况:要么专业压根不合适——作业总挂科,专业课需要的基础没有,英语差得学不动,甚至上课后才发现这专业跟自己未来想做的事儿完全不沾边;要么选校只看排名,去了才发现周围...
马来西亚本科在读生里,不少人读到一半就动了转学或转专业的念头——有的刚开学没两周就喊着要换。*常见的就三种情况:要么专业压根不合适——作业总挂科,专业课需要的基础没有,英语差得学不动,甚至上课后才发现这专业跟自己未来想做的事儿完全不沾边;要么选校只看排名,去了才发现周围全是学霸,考试比高考还卷,毕业门槛高到根本适应不了;要么对大学本身不满意——入学了还在上网课,课程内容水,老师水平也不行。遇到这些情况的同学,转的欲望往往特别强烈。
与其拿着倒数的GPA在原校/专业死磕,转校或转专业说不定是条退路,但风险真不小——审批不过、签证黄了、新校拒录都可能发生,得想清楚再动。
想转的话,先把关键要点摸清楚。先说转学:第*得留够时间——*好提前3-6个月开始准备,光等原校开释放信就得一个月,中间有啥意外也能缓冲;第二GPA别太拉胯——本科至少得保住2.0,低于这个分数想转专业基本没门,只能转学,这点千万注意!
转学第一步先交退学申请——联系负责的老师或部门,写份明明白白的退学原因申请递上去,审核一般得等7个工作日。
申请过了之后,得把这些材料攥在手里,后面申请新学校要用:退学证明(证明你确实在这儿读过)、释放信(原校的“放人条”)、出勤表(证明你平时没翘课)、*单(所有修过的课和分数都得有),还有辅助材料——想让新学校免学分的话,得开课程大纲之类的东西。
接下来得跟租房到期一样——把学校的东西还回去:校园卡、学生证、图书馆借的书啥的,再把住宿费、学费这些大钱结清。学校会按你退学的时间退点学费或押金,刚开学退得多,中期退得少,每个学校规矩不一样。
原校的事儿办完,就可以开始申新学校了。马来西亚一般有三个入学季,挑最近的入学期,尽量“无缝衔接”,别耽误时间。
这儿得提醒一句:转学本质就是“先退学再申新学校”,这过程肯定得损失大部分之前交的钱,还浪费时间,所以选校的时候可得睁大眼睛。退学手续办完,退签可以慢慢来;要是还读同一个专业,原校*还凑合,一定要申请免学分!有的大学*多能免一年课,直接从新校大二开始读。
离境前别忘了注销签证——联系原校的签证中心,他们会把退学证明、释放信还有回国机票单交给移民局,把原来的学生签证销了。
办新大学签证的时候,得确保退签已经办完,再向移民局重新申请等新签证。*重点:办新签证的时候必须留在境外,不能提前入境!
聊完转学,再说说转专业——分同校和不同校两种情况。先讲同校转专业,一般流程是这样的:先提申请——向所在学院的系主任或教秘说要转专业,讲清楚理由,交申请;然后学院审核——原学院审完签字,再把材料递到目标学院审;接下来转学分——注册部门处理学分转换,像通识课这类课能转;之后更新签证——国际学生得去签证部门销签,重新申请新专业的学生签证;最后财务确认——财务部门核对学费转移和缴费状态。*不同学校规矩不一样,流程可能会有点差别。
同校转专业还有几点得记死:有的学校要求第一学期结束才能申请,跨学院转得提前规划;跨文理科可能有限制——文科转理科、工科难度大,大概率被拒;理科转文科相对容易;另外得确认学校有没有相关政策,没有的话就跟转学流程一样。
要是不同校转专业,流程就跟“先退学再重新申”一样,转专业就得换签证,而且不同大学之间基本不认通识课学分,去了新校就跟新生一样,从头开始读。
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院校情况及招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