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里要是碰到“描述家庭收藏的旧物”,你是不是也犯过难?比如盯着题目脑子空白,或者怕说出来的内容像“背模板”?别急,老师给了篇示例,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把旧物“说活”。题目是要讲“家里珍藏已久的重要旧物”,得覆盖四个点——啥东西、怎么来的、存了多久、为啥重要。下面是具体...
雅思口语里要是碰到“描述家庭收藏的旧物”,你是不是也犯过难?比如盯着题目脑子空白,或者怕说出来的内容像“背模板”?别急,老师给了篇示例,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把旧物“说活”。
题目是要讲“家里珍藏已久的重要旧物”,得覆盖四个点——啥东西、怎么来的、存了多久、为啥重要。下面是具体的范文内容。
我家的旧物是祖父的银怀表。表壳圆滚滚的,边缘刻着圈浅花纹,现在磨得发亮,漆掉了一小块,露出里面暗银的底色,可走针还准得很——早上七点整,准会“叮”地响一声,跟爷爷当年的闹钟似的。
这表是1956年的结婚礼。祖父跟奶奶办酒那天,他当兵时的老班长扛着个木盒子来,打开红布包就是这块表。那时候怀表是“大件”,爷爷攥着表的手直抖,说:“老班长,我这辈子都不摘它。”之后果然天天带在身上:去县城跑供销,把表塞在内衣口袋里防偷;下田插秧,裤腰上别着个布套装表;连晚上跟奶奶算家用,都要把表放在八仙桌上——“时针指到九点,得给娃们盖被子了”。
祖父走后,父亲把表收进了客厅的玻璃柜。算下来,这表在咱家已经七十三年了。父亲总指着它跟我们唠:“你爷爷当年揣着这表,冬天凌晨四点去镇上卖白菜,手冻得握不住秤杆,也得把表贴在脸上焐热——他说‘表是个准头,卖菜要公,做人更要公’。”
对我们家来说,这表哪是“旧物”啊?是爷爷的“分身”。它没金价贵,没古董值,可它记着爷爷的“死心眼”:跟人做生意从不多赚一分,答应别人的事哪怕下雨也得去;记着那个年代的“笨办法”:靠双手攒钱,靠实诚攒口碑。每次我期末考熬夜复习,都会盯着表看会儿——那“滴答”声像爷爷在说:“慢点儿,稳当比快重要。”
现在这表还在玻璃柜里,父亲每周都会擦一遍。上次我问他:“等我以后有孩子,能把表传给我不?”他笑着说:“本来就是给你的——你得跟娃说,这表不是给你当摆设的,是要你记着:你太爷爷当年怎么用一块表,守了一辈子的信。”
你看,其实口语题里的“旧物”,核心从来不是“旧”,是“情”。就像这块表,磨花的壳子是故事,父亲的唠叨是回忆,爷爷的“不摘表”是家风。把这些细节揉进去,题目就不再是“答题”,而是“讲家里的事儿”——考官要的,不就是这份“真实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