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3天!住建部建办市函〔2025〕14号文敲了警钟——2025年6月30日24时,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业绩补录通道要关了!逾期没补的项目业绩,直接封存,再也没法补救。企业资质申报、招投标资格、市场竞争力全得受重创,业务拓展和未来布局都要受影响。哪些项目得重...
倒计时23天!住建部建办市函〔2025〕14号文敲了警钟——2025年6月30日24时,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业绩补录通道要关了!逾期没补的项目业绩,直接封存,再也没法补救。企业资质申报、招投标资格、市场竞争力全得受重创,业务拓展和未来布局都要受影响。
哪些项目得重点补?文件划了两类:2023年12月29日前已竣工验收的,得把项目全流程信息补进全国平台;没在这个时间前竣工,但中标公示、合同签订、施工图审查完成、施工许可证发证任一关键环节在2024年9月1日前的,要补录相关环节信息。补录截止到6月30日,逾期没完成可能影响项目监管和企业信用。
业绩录入为啥这么重要?因为直接绑着企业核心利益。从2024年1月1日起,住建系统有个硬规矩:申请施工总承包一级、工程设计甲级这类住建部审批的资质,企业业绩必须来自全国平台,而且A级数据是部级资质审批的必备条件。
未录入业绩的具体风险就三个:第*,资质申报直接黄——没录进平台的业绩,资质升级申请肯定过不了,高端市场的门都进不去;第二,动态核查要栽——住建部门靠平台数据查资质,没录或数据不全的项目算无效,搞不好资质被撤、还被禁入市场;第三,跨区经营难——全国平台和省级平台、工程审批系统、城建档案系统都连了,没录的业绩没法跨省查,跨省业务根本展不开。
政策也给企业减了负,还强化了审核:一方面,跨系统互通不用重复录——住建部门得打通建筑市场监管平台和工程审批、工人管理、施工图审查、城建档案这些系统,项目信息自动归拢公开,企业不用反复填;另一方面,分级审核责任到人——A、B、C级项目要主管部门审,企业提交后,地方住建部门得结合监管记录、城建档案和共享数据,严格定等级再推到全国平台;D级项目企业自己录不用审,流程简化,但造假要受信用惩戒,责任自己担。
面对6月30日的大限,企业得马上动:先搞高价值项目——把对资质升级、招投标评分影响大的项目先补,尤其是要A类认定的核心业绩;组专项组——老板牵头,技术、档案、商务部门一起上,分工收资料、录系统、对接审核;严把数据质量——对照《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项目全流程文件得齐,立项批文、中标通知书、合同、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报告这些核心文件不能少;用D级应急——资料不全的先走D级通道录核心信息,先确认业绩存在,后面再补;主动对接住建部门——问清楚审核安排,争取支持,用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工作。
一位特级资质企业的法务总监连夜整理材料时说:“这哪是数据录入竞赛?是对企业历史价值的确认啊!”
说到底,6月30日不是普通日子,是企业业绩的“生死线”。之后没录进系统的项目,法律上就“不存在”了——没法用于资质申报,不能参与招投标评分,市场监管里算无效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