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高才(两年香港签证)去年12月底到期,截至今年1月底前只有300多人成功续签?这事被梁振英质疑后,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直接回应——自2022年底到2025年1月,香港各项人才计划收了44万宗申请,批出28万宗,其中“高才通”占了三分之一。高才通刚开第一个月就批...
首批高才(两年香港签证)去年12月底到期,截至今年1月底前只有300多人成功续签?这事被梁振英质疑后,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直接回应——自2022年底到2025年1月,香港各项人才计划收了44万宗申请,批出28万宗,其中“高才通”占了三分之一。
高才通刚开第一个月就批了5799宗签证,A类470个、B类2983个、C类2346个,B+C类占比高达92%。按政策,B类和C类得在签证到期前证明自己在香港工作或做生意,所以今年1月前确实有一批要续签。
但官方说“截至2025年1月底到期续签的其实只有300多人”,这话有两种理解:要么是1月底前需要续签的高才有300个,要么是已经续签的有300个——香港媒体更倾向前者,实际批了多少没明说。
为啥数字这么低?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签证激活时间有差异,最长能延1年;二是首批高才抵港高峰在2023年第四季度。2023年5月前,高才通获批后可以6个月内缴费下签证,下了之后再6个月内赴港激活,抵港那天才算2年签证的开始。也就是说,首批约5300个高才不一定都赶在最近到期,中间*多能差1年。孙局长1月中旬回复议员质询时也说了,高才抵港高峰是2023年Q4,平均每个月4600人到港。
至于续签率,乐观估计可能超50%,但也有麻烦——部分高才因为学历认证问题放弃续签。
得提醒一句:高才通每人只有一次申请机会,断签了就彻底没机会再申请。其他计划比如优才虽然能二次申请,但入境处会查过往情况,二次通过*比第一次低很多,而且政策可能变,之前获批的现在未必能过。
孙玉菡强调,为了确保符合要求,高才通B/C类、优才计划的申请人,都得交指定第三方或学校出的学历认证。虽说高才通第一次申请宽松,不用先找工作,但续签时必须证明自己在香港上班或者开了/参与生意。
针对梁振英说的“有人为了方便出入或子女上学申请人才签证”,孙玉菡明确:续签必须完全符合要求,而且只有一次机会不能重复申请。他还说,高端人才来香港不会拿社会福利,还要自己付房租之类的费用;要是不打算续签,也不会让孩子在香港读书,所以对香港来说是有利的。“留唔留係自然淘汰過程,唔啱咪和平分手”——他用粤语这么总结,意思是合不合适自然会筛选,不适合就好聚好散。
入境处给了4种常见的续签场景,直接照做就行:1. 在香港公司上班,收入稳定、交过薪俸税,职位得是同等学历能做的,工资符合市场水平;2. 不是领固定工资的(比如靠佣金的保险行业),要看过去和未来的收入;3. 在外企工作但调去香港,经常来港(比如一周1-2次),是高管(收入120万以上),而且在香港交过薪俸税;4. 自己创业,公司是真的在运作,发展稳定,还能给香港带来收益(交过利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