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异常真不是小事儿——除了影响外形,还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脂肪肝甚至部分癌症都沾边。针对这事,国家最近在推进体重管理工作。3月9日十四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说,会继续搞“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南里的数据更扎心——国家卫健委发...
体重异常真不是小事儿——除了影响外形,还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脂肪肝甚至部分癌症都沾边。
针对这事,国家最近在推进体重管理工作。3月9日十四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说,会继续搞“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指南里的数据更扎心——国家卫健委发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说,要是不控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胖率高,儿童也有31.8%。
政协委员张文宏说得更实在。3月10日被问“体重管理年”三年计划,他指着记者的肚子笑:“你这样的就是我们重点目标”,还补了句“体重管理不是光减肥,好多跟慢病管理挂钩”。
那到底胖到啥程度得重视?看体质指数(BMI)——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咱们健康成年人BMI正常是18.5-24,24-28是超重,超过28就算肥胖,还能分轻、中、重、极重四档。
搞清楚自己体重情况,大家*关心的肯定是“怎么吃才能健康瘦”——国家卫健委特意给南方人做了专属食谱!之前发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科学减肥,还细化到不同地区的食谱例子,标了总能量。
华南的朋友看这儿——主食尽量全谷物,多吃粗粮少精米白面;新鲜蔬果要够,但高糖水果(比如荔枝、龙眼)和高淀粉蔬菜(比如土豆、藕)得少吃;肉选脂肪少的,比如瘦肉、去皮鸡胸、鱼虾;奶选低脂或脱脂的。
反过来,这些得尽量避:减重期别吃油炸食品、含糖蛋糕、糖果、肥肉这些高能量的(一般100g超过400大卡就算);饮食要淡,每天盐不超过5g,油20-25g,添加糖*好控制在25g以内;酒也得少喝——每克酒精能产7大卡,比同重量的碳水、蛋白高多了。
除了选对吃的,控制总能量才是关键。要么按不同人群的每日能量需求,每天少摄入30%-50%,或者少500-1000大卡;要么直接参考:男性每天1200-1500大卡,女性1000-1200大卡的限能量平衡餐。还有个办法——用身高(cm)减105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卧床的15大卡/kg,轻活动20-25,中活动30,重活动35),得出一天该吃的能量。超重的按85%吃,肥胖的按80%,这样既能能量负平衡,又不会低于基础代谢。
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也得盯紧——《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说,脂肪占20%-30%,蛋白质15%-20%,碳水50%-60%,早中晚*好按3:4:3分配。
吃饭的时间和规律也不能乱——早餐一定要吃,别漏餐,晚餐别太晚,*好5点到7点之间吃,吃完别再吃别的,喝水可以。
零食饮料得管住——不管在家还是外面,别暴饮暴食,零食饮料别乱喝,夜宵也别吃。
吃饭别太快,细嚼慢咽真有用——同样的饭,嚼得慢能少吃点,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饿的感觉。
换个吃饭顺序也能少碰——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能少吃点高能量的。
除了吃,还有几个小技巧——别熬夜,睡眠不够会内分泌乱,容易“过劳肥”,每天得睡够7小时左右;别光坐着不动,运动要中低强度有氧为主,抗阻为辅——每周做5-7次中等强度有氧,每次30-60分钟(总共150-300分钟),抗阻每周2-3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运动得消耗2000大卡以上;每天坐着或看屏幕别超过2-4小时,坐办公室的每小时起来动3-5分钟。
减肥别着急,慢减才健康——理想的是6个月减当前体重的5%-10%,每个月减2-4公斤*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