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舞蹈当个兴趣爱好来学学就行了,反正将来也不指望你能做个舞蹈家,没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上面。” 这大概是99%的家长,在起初送孩子学习舞蹈时的想法吧。
不可否认,每年往舞蹈机构里输送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但是真正靠着对舞蹈的那份热忱而坚持下来的孩子,却凤毛麟角。 家长的尊重、支持、鼓励,甚至是监督和鞭挞,也是孩子坚持追梦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在全国各地的舞蹈机构里,每天都有离别的戏码在上演。 舞蹈老师们常常会无奈地表示:4岁学舞蹈的孩子遍地都是,但到了8岁10岁,还能坚持下来的就不多了,到了15岁还在学习的孩子,就更是难得。
众所周知,学习舞蹈不是“品”,仅靠一朝一夕就想收获成果,无疑是痴人说梦话。 可有部分家长就是急性子,在短时间的训练过后,看不到孩子的成长,就主动打退堂鼓, 试想一下,在孩子追逐舞蹈梦想的过程中,
孩子们虽然小,但都很聪明,他们会观察家长对待舞蹈的态度,从而做出判断是否应该认真练习舞蹈。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对写作业没有兴趣怎么办? 家长一定不会说“不想写就别写了”,与之相反的是会严格起来,
在课业方面,家长应对的办法有很多。 同样在孩子学习舞蹈的时候,家长就不一定能拿出这样的毅力,来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训练量。 倘若家长觉得跳舞本来就是文娱活动,是培养高雅情趣,闲着没事消遣时间的工具,那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放在心上。
没人知道孩子努力学习舞蹈,是不是就真的能成为名誉中外的舞蹈家。 但是只要孩子还在学习,作为父母、作为老师,就有责任督促和鼓励孩子去勇敢追梦。 至少别在孩子需要奋斗的年纪,拖孩子的后腿,做第*个放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