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华夏按摩理疗职业培训学校,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属单位。学校依托于中华著名传统推拿流派——魏氏按摩流派,由魏氏按摩流派第八代传人魏彦丰创立,并担当主讲。
学校下设四个按摩门诊,作为实习基地。一门诊负责人:魏才;二门诊负责人:魏彦丽;三门诊负责人:武云鹏,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二者不可偏废。学校将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紧密结合,实施“上理论——下实操——晚总结”的模式。即上午课堂理论课学习,下午门诊直接面向患者,跟诊实习。晚间,师生研讨会,对所见所闻、所为所临进行系统化总结,以便及时修正,切实快速提高综合素质。四个按摩门诊,确保学员有足够临床实习的机会。
魏氏按摩(流派),源于少林武功按摩,始于清代嘉庆年间,传承至今已达二百一十余年,被业内誉为“中式按摩之魂”、“当代中式按摩的旗帜”、“中国传统按摩流派的瑰宝”。魏氏按摩风格独到,绝技奥妙,首先在于其立竿见影之效。其次在于不论病者康复,亦或常人保健,手法之所施,令受术者不觉其苦,但觉其乐。有人赞曰“魏氏按摩术,华夏之一绝!起手得神效,精妙世无双。”
中式按摩是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精髓。魏氏按摩是中式按摩的典范与活标本。魏氏按摩术非同一般之处,首先,在于其悠久的历史,正宗的传承,独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堪称北派推拿的代表。
魏氏按摩,讲求“四则八法”。
“四则”: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一则,“刚柔并济”,即刚强与柔和的手法相配。刚以强治,柔以缓解。既能松解,又可整复。
二则,“动静相宜”,即移动力与静止力两相适宜。保存体力,以利持久。下压平移,始终如一。
三则,“形神兼备”,即精神面貌(眼法、息法、力法)与肢体外形(手法、身法、步法)同时具备。不但要求形骸似,还须精神意气足。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
四则,“内外合一”, 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外合一,即内与外合而为一,成一整体。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
“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魏氏按摩术“四则八法”,主要通过按摩功 法和技法来体现。要求施术者本人须“身心合炼,内外兼修,手法运使,必守六合。”无论是在按摩套路练习时,还是在按摩临床操作中,都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即遵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守四则(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从始至终,一气合成。
魏氏按摩训练体系,科学合理,别具一格。
魏氏按摩手法的训练,分为单练和对练两种。
单练,即一人独对练功袋或练功图练习按摩手法。分为空练和实练两种。空练,以心法要旨结合动作要领进行手法操练。无人无物,如练习太极拳法般内化于心神,外形于肢体。实练,以铁床之上,置以决明子为胆芯的帆布练功袋,行搓抹挤压点按拨拿之术,以使功力顺达。
对练,即两人以上协同练习按摩手法。也称为按摩套路训练法。按摩套路训练法是按摩临床的模拟,是历代魏氏按摩技法在人体各部位按摩中各招、式的组合,也是“看法”、“练法”和“用法”的结合后的集中体现。魏氏按摩套路,是魏氏按摩传人在传承中不断改进的成果,凝聚着魏氏按摩传人几代研究揣摩的心血,是在按摩临床实践中提取的按摩技法的精华。
各种按摩手法产生之初,都是单式按摩手法。随着单式按摩手法数量的不断增多,及各单式按摩手法的不断结合,久而久之,长期积累下来的按摩手法的动作形态和组合应用的记忆渐渐地就成了问题。为了方便记忆,魏氏按摩前辈,寓“用”于“练”,依照“临证模式”,把相关动作编成长串,于是就有了套路。按摩套路,是以按摩动作为素材,是临证手法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
套路对练,须合“三法”,即看法、练法、用法。一法看、二法练、三法用之法自然。
训练模式:三人一组。施术者、受术者、观术者。
训练方式:二人互练,一人旁观。即施术者练、受术者用、观术者看。
训练效果:受看、受练、受用。观术者,受看。即旁观者感到好看。施术者,受练。即施术者感到顺达。受术者,受用。即受术者感到受益。
套路,事实上就是一本书。书上有好多知识,并且肯定都有用,但是临到具体运用时,必须审时度势,该用什么手法用什么手法,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所谓“统学、细练、活用”。也就是说,先学会按摩整个套路,然后一招一式地分开进行强化练习,到临证时适合用什么就用什么。”通过科学而严格的训练,达到技能的高境界——本能。所谓功力,是通过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形成的本能反应,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条件反射。只有研习熟练,才能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经过思考,根据按摩临床的实际情况自然做出反应,发出相应的动作。
无怪乎,有人评价:“不到魏氏按摩,不知按摩为何!”
哈尔滨市华夏理疗职业学校,一向以培养优秀的中医理疗人才为己任。华夏自2005年创校以来,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为国家社会栽培杰出的中医理疗人才。被誉为“按摩培训界的西点军校。”之所以谓之教学体系“独特”,在于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院校教育,即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采用新版(第十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参考中医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大纲,确保了课程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虽以中医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程为主线,但不墨守成规,跳出既往的“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技能教育”,立意于“素质教育”,用三倍以上课时讲专业课,80%的时间用于实训。详解《人体解剖学》《经络腧穴学》《推拿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伤科学》等。另外,结合学校内部教材《魏氏伤科推拿学》、《魏氏正脊医学》、《魏氏家传周天开穴按摩术》(内功推拿),及国家按摩师职业培训教材等,确保学生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座、讨论、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建立互动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所谓师承教育,即“一对一,手把手”,言传身教,个性化打造。师承教育,是古往今来民间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中医教育形式而言是无可取代的。院校教育模式,在于“普遍培养”;师承教育模式,在于“重点打造”。教育既有共性的一面,更应又个性的一面。来校求学者,从16岁到60岁各个年龄段都有,从小学到大学各个文化层次也都不一,有的基础,有的没基础。如何确保每一个求学者都学成而归,学有所用?这实在是个职业院校的大难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个教育难题,全校师生一同走过了十几年艰辛的探索历程,魏氏按摩掌门及弟子,不辞劳苦,不计薪酬,因材施教,为每个入学者创建个性化培训方案,针对求学者的目标,选择适宜的学时,以确保学生达到不同目标的中国式按摩的高水准。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魏氏族人和魏氏传人。魏氏族人,有魏才、魏彦丰、魏彦丽等老师;魏氏传人,有武秀英、王欣睿、王启新等老师。确保了技术的专业性和传承的正宗性。教师都是“双师型”专家。所谓“双师”,就是既是讲师,又是理疗师(按摩师)。既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又具备相当的表达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华夏的教师,虽不是各个顶着某大学“教授”头衔,但一定是活跃在按摩临床第一线,代表先进按摩水平的专家。他们以此为业,不慕虚名,靠技术吃饭,靠口碑发展,平均每天调治数十名适应证患者,月薪一万以上,堪为理疗师(按摩师)之典范。拒绝学院派“空谈理论”,避免经验派“只会两下子”,能做能说,做得好,说得明。使学生“理论听得懂,所学用得上,疗效看得见。”
老师对学生实行“一伴到底”制度,即从入学到结业,从学习到生活,陪伴始终,负责到底。课前,老师指导和帮助学生预习。课后,老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复习。课中,确保互动环节,使学生听课效果及时反馈。
教学实施《课时签字评价考勤制度》,每节课的课后,学生和老师都要亲自签字,学生对老师的当堂讲课进行评价(好评、差评、中评),教学问题,当即解决。
学生透明入学,免费试学。学员可以随时来校免费试学,也可以患者的身份在门诊微服私访。老师的临床水平要亲眼得见,老师的讲课水平要亲耳听见,老师的按摩水平要亲身体验。
学校紧紧地抓住了每一个关键环节,充分做到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校10几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按摩、理疗人才,毕业生大都已成为国内外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中坚骨干,及优秀的学员也自己开学办校。也因此而铸就了“中医理疗出华夏,华夏按摩甲天下”的一段佳话。
华夏学校及魏氏按摩流派的传人们,是一群怀揣着民族良心的志士,言必信,行必果,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杜绝虚假宣传,为民族文化负责,以祖先名誉担保,竭诚欢迎业界人士前来实地考察交流。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视频